[发明专利]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及应用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7655.8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1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凡;邹清华;苏仕健;刘坤坤;王志恒;李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9/14 | 分类号: | C07D409/14;C07C409/04;C07C409/10;C07D417/14;C07D413/1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吨酮 芳香 化合物 应用 有机 发光 器件 | ||
1.一种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式(Ⅰ)或式(Ⅱ)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Ar1和Ar2分别选自具有式(Ⅲ)~式(Ⅶ)所示结构的氨类化合物或氢原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1和Ar2分别选自具有式(Ⅲ)~式(Ⅶ)所示结构的氨类化合物,且Ar1和Ar2的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包括化合物P1,P2,P5,P6,P9,P10,P11,P12,P13,P14,P21,P22,P23,P24,P25,P26,P33,P34,P35,P36,P37和P38,其结构式分别如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1和Ar2分别选自具有式(Ⅲ)~式(Ⅶ)所示结构的氨类化合物,且Ar1和Ar2的结构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1为氢原子,Ar2选自具有式(Ⅲ)~式(Ⅶ)所示结构的氨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包括化合物P3,P4,P7,P8,P15,P16,P17,P18,P19,P20,P27,P28,P29,P30,P31,P32,P39,P40,P41,P42,P43和P44,其结构式分别如下:
7.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形成于所述基板(1)上的阳极(2)、形成于所述阳极(2)上的空穴注入层(3)、形成于所述空穴注入层(3)上的空穴传输层(4)、形成于所述空穴传输层(4)上的数层发光层(5)、形成于所述数层发光层(5)上的电子传输层(6)、及形成于所述电子传输层(6)上的阴极(7),所述的数层发光层(5)的材料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2)的材料为氧化铟锡,所述阴极(7)与所述电子传输层(6)之间设有电子注入层(71),所述阴极(7)的材料为铝,所述电子注入层(71)的材料为氟化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2)的厚度为95nm,所述空穴注入层(3)的厚度为5nm,所述空穴传输层(4)的厚度为20nm,所述发光层(5)的厚度为35nm,所述电子传输层(6)的厚度为55nm,所述阴极(7)的厚度为大于80nm,所述电子注入层(71)的厚度为1n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层(3)的材料为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三亚苯(HAT-CN),其结构式为
所述空穴传输层(4)的材料为4-(2-噻唑偶氮)-苯二甘氨酸(TAPC),其结构式为
所述发光层(5)的材料为1,3二咔唑基苯(mCP)掺杂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P2,所述1,3二咔唑基苯(mCP)的结构式为
所述噻吨酮-芳香胺化合物P2的结构式为
所述电子传输层(6)的材料为1,3,5-三[(3-吡啶基)-3-苯基]苯(TmPyPB),其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76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磷的α-酮酸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类新聚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