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荆子杜鹃的播种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38728.5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6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玲;温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荆子 杜鹃 播种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研究领域,尤其涉及蓝荆子杜鹃的播种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蓝荆子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 var. mucronulatum),是杜鹃科的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原生于东北亚地区,在朝鲜半岛、中国、日本等地均有发现。蓝荆子杜鹃自然花期早,花期长、耐寒性强、株形优美、花色艳丽,为著名的观花、观叶、观形植物。可用于花境、花坛的绿化,也可用于制作盆景,还可用作鲜切花。其花可食用,也可药用,具有解表,化痰,止咳等功效,因此蓝荆子杜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但野生资源由于人为过度挖掘,逐年减少,而人工繁育苗木技术相对滞后。
蓝荆子杜鹃通常采用扦插、压条和嫁接方法繁殖,但易受季节、母株材料等因素制约,难以进行大量的商业化生产。播种育苗是较为理想的人工扩繁方式,但需要解决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栽管理这两个关键技术问题。现有的播种育苗方法有以三种:将种子直接撒播于花盆或苗床中,使用洒水、喷雾浇水的方法易使萌发的种子倒伏;把种子播到浸在水中的播种盘上,由于播种盘长期浸在水中易导致基质缺乏氧气,不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部的正常生长;把种子播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后再进行移苗,由于萌发的种子过小,操作比较困难。另外传统的幼苗移栽方法较多依赖于育苗经验,常出现移栽成活率低、成苗率不稳定等缺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的研究发现,用以下播种育苗方法,具有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成活率高、成苗快、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等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蓝荆子杜鹃的播种育苗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种子的采集及处理
10月初至11月上旬,蓝荆子杜鹃果皮上端开裂时为最佳采收期,将采收的果实凉干处理后用筛子筛出种子,冷藏备用。第二年1-2月,把种子用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按种子和细沙1:5的比例混合,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且不滴水为宜,置于温室内摊开,厚度10-15cm,每天翻动2-3次,并适时喷水以保持细沙湿润,温度保持20-25℃,3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播种
①基质的准备:用针阔混交林下的腐叶土为播种和育苗基质,过筛以剔除其它杂物,先经太阳曝晒消毒,再利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1周,经翻动,待气味消散后备用;
②播种:在育苗盘中填装10~15 cm厚的播种基质,浇透水,将经过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上,播种量2500-3000粒/平米,种子上面不覆盖基质,最后在播种盘上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湿;
③播后管理:温度15~25℃,湿度80%左右,用透光率40%的遮阴网遮阴,30%的苗出土后及时撤膜,以免灼伤幼苗。每天检查播种盘干湿情况,要始终保持基质表面湿润,略干时可将育苗盘底部浸到水中,利用虹吸原理进行补充水分,基质表面重新润湿后及时将播种盘取出;
3分苗移栽
播种35天后,进行2-3次间苗,留苗密度为800-1000株/平方米,当苗长到2-3片真叶时,用540mm×280mm 50孔的育苗盘分苗移栽,浇足定根水。当苗高5~7cm时用540mm×280mm 21孔的育苗盘进行第二次移栽,把顶部的芽修剪掉,当苗高10-12 cm时用口径×高度13mm×16mm的营养钵进行第三次移栽,养护30天左右即可出圃。苗期温度15-25℃,湿度70-80%,透光率60%的遮阴网遮阴,当基质表层的干土层达到5mm厚时及时浇透水,6月下旬和8月上旬各施复合肥一次,施肥浓度0.15-0.25%。
有益效果
长期以来,蓝荆子杜鹃播种育苗面临发芽率和成苗率低,栽培环境控制困难,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难题。我的研究发现,采用温室人工精细化播种育苗方法能克服传统方法繁殖的一系列难题,使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80%和95%,幼苗生长健壮,并具有成苗快、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1播种育苗方法注意事项:
(1)蓝荆子杜鹃从播种到成苗需经过:第一年秋季采种,第二年播种并经过三次移栽,由于采用育苗盘育苗,在温室内可实现立体化栽培;
(2)由于蓝荆子杜鹃属于中性花卉,喜温暖、半阴、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间,忌用碱性或黏性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8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袋装食用菌接种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改良农田栽种富硒蔬菜和水果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