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双绞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计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9426.X | 申请日: | 201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8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超;王国辉;康朝英;高虹;李艳;张晓亮;陈浩;郭立山;刘青华;邸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8 | 分类号: | H01B5/08;H01B1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6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双绞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计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缆,同时,本发明还涉及由线缆制成的双绞线以及双绞线的制备方法,以及对线缆和双绞线的参数进行计算的计算装置。
背景技术
双绞线主要由两根相同的线缆绞合而成,由于其能够使外部的干扰在两根线缆上产生的无用信号相同,从而将干扰信号削减,以起到防电磁干扰的作用,因此,双绞线在汽车线束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在双绞线的结构中,双绞线的绞距和绞后长度是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的产品特性,但由于线缆长度的非精确性,使得绞后长度无法满足需求,影响了后续装配,且由于线缆长度的非精确性,使得双绞线的绞距也不符合工艺要求,降低了双绞线抗电磁干扰性,且影响线缆的导电性及绝缘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线缆,以确保绞合后的双绞线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缆,用于与另一相同线缆绞合形成双绞线,所述双绞线具有绞后长度L1,所述线缆的线径为0.5mm,所述线缆的绞前长度L=1.216+1.016*L1,式中,L和L1的单位均为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线缆具有以下优势:
由于建立了线缆的绞前长度和双绞线绞后长度之间的参数关系,使得制得的双绞线各项指标尽可能的达到最优化,提高了双绞线的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装置,以能够对建立双绞线的绞后长度和线缆的绞前长度的关系,确保双绞线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计算装置,包括计算器以及与计算器相连的、存储有供计算器调用的计算函数的存储模块,在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计算函数包括适用于由线缆绞合形成双绞线的、建立线缆的绞前长度L和双绞线的绞后长度L1对应关系的调用函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线径为0.5mm,所述线缆的绞前长度L=1.216+1.016*L1,式中,L和L1的单位均为mm。
所述计算装置与上述线缆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绞线,由两根相同线缆相互绞合而成,所述双绞线具有绞后长度L1,所述线缆的线径为0.5mm,所述线缆的绞前长度L=1.216+1.016*L1,式中,L和L1的单位均为mm。
进一步的,所述双绞线的绞后长度L1=985mm。
进一步的,所述双绞线的绞距为20-30mm。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中的导体的绞向与双绞线的绞合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中的导体的绞向为S向。
所述双绞线与上述线缆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绞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根据欲得到的双绞线的绞后长度L1,计算所用线缆的绞前长度L;
步骤b、通过绞线设备的正转、反转,带动两根线缆绞合在一起,制得双绞线。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的线径为0.5mm,绞后长度L1=985mm,绞距为20-30mm,所述线缆中的导体的绞向与双绞线的绞合方向均为S向;所述绞线设备正转圈数为49转,反转圈数为10转。
进一步的,所述双绞线的绞距为25mm。
所述双绞线的制备方法与上述线缆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绞线所用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计算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缆;2-计算器;3-存储模块;4-控制单元;5-输入模块;6-显示屏;7-绞合段;8-开绞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9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