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9748.4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景;刘聚科;程永甫;吴洪金;王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睡眠 运行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空调器运行控制,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一般都具有睡眠模式,在用户选择睡眠模式后,空调器进入睡眠运行控制。现有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时,均是以进入睡眠模式时的设定温度为初始温度、每隔设定时间将目标温度升高1℃,在运行一定时间后空调器直接停机。在整个睡眠运行控制过程中,不能根据用户的实际入睡状态自动进入睡眠模式,更不能根据用户的实际睡醒状态自动退出睡眠模式,使得睡眠运行与用户实际睡眠状态不对应,睡眠运行控制不准确,影响用户使用空调器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方法,以对空调器的睡眠模式进行更有效和智能的控制,提高睡眠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红外信号,根据所述人体红外信号判断人体动作幅度;
若所述人体动作幅度小于设定幅值,且空调器接收到睡眠模式指令或空调器接收到室内光线小于设定光线值的信号,判定人体入睡;若在入睡后所述人体动作幅度不小于所述设定幅值,判定人体睡醒;
在判定人体入睡时,控制空调器从当前运行模式转入睡眠模式,并按照睡眠曲线运行;
在判定人体睡醒时,空调器退出所述睡眠模式,转入入睡前的运行模式;
所述睡眠曲线包括有基本睡眠曲线和自学习睡眠曲线,所述基本睡眠曲线包括有固定时刻与温度的一一对应关系曲线,所述自学习睡眠曲线包括可调时刻与温度的一一对应关系曲线,所述可调时刻根据所述人体入睡时的入睡时刻实时调整;所述按照睡眠曲线运行包括在所述睡眠曲线中的某个固定时刻或某个可调时刻、选择与该某个固定时刻或该某个可调时刻相对应的温度作为目标控制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的过程。
如上所述的方法,若判定所述人体入睡时的入睡时刻不属于所述睡眠曲线中的固定时刻或可调时刻,则根据所述入睡时刻空调器的目标控制温度控制空调器,并将所述入睡时刻与所述入睡时刻空调器的目标控制温度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作为所述自学习睡眠曲线的一部分保存。
如上所述的方法,如果空调器按照所述睡眠曲线运行至该睡眠曲线固定时刻或可调时刻中的结束时刻时,判定人体仍未睡醒,则将所述结束时刻相对应的温度作为目标控制温度控制空调器,直至判定人体睡醒而退出所述睡眠模式。
如上所述的方法,如果所述睡眠曲线中的温度被更改,将新更改的温度和相对应的固定时刻或可调时刻形成的一一对应关系曲线作为更新的睡眠曲线,替换原有的睡眠曲线。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空调器退出所述睡眠模式,转入入睡前的运行模式具体为:
控制空调器退出所述睡眠模式;若在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空调器关机信号,再转入入睡前的运行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根据人体红外信号判断动作幅度,进而对人体是否入睡和是否睡醒进行判断,在人体入睡时控制空调器由当前运行模式自动进入睡眠模式,而在人体睡醒时自动退出睡眠模式,使得睡眠模式的运行与否和人体真实的睡、醒状态相对应,提高了睡眠模式控制的准确有效性和智能性,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器的舒适性。而且,执行睡眠模式采用的睡眠曲线在不同时刻具有不同的温度作为空调器的目标控制温度,更加符合人体在不同入睡时间后对环境温度的不同需求,在提高用户睡眠舒适性的同时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节能,从而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该图所示为本发明实现空调器睡眠运行控制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检测人体红外信号,判断人体动作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9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