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复方中药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0192.0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斌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7/02;A61P1/02;A61P27/0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69 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干燥 综合征 复方 中药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疾病的复方中药,具体涉及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干燥综合征是一原因未明、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以侵犯泪腺、唾液腺为主,临床以口、眼干燥为主要表现,还可伴有腺体外症状,如关节炎、肌痛、皮疹、猖獗龋齿等症状。该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 0.3%~0.7%,其发病率在风湿免疫病中居第2位。然而目前市场上尚无特效药物,大多采用对症治疗或采用免疫抑制剂,但由于疗效不确定、或毒副作用大等原因,造成干燥综合征“无药可治”的现象。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改善干燥综合征的方法正为临床医生所期待。
根据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归属“燥痹”等范畴,口干、眼干是干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燥热为患,胃热偏盛,胃肠津伤,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舌红绛,无唾液。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肝热循经上注于目系,则眼干、眼痒涩痛、欲哭无泪、羞光畏明、目红赤等,故肝胃郁热是造成津液丢失的关键病机,清胃泻肝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治法。同时干燥综合征好发于40岁以后的女性,更年期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燥热易伤津耗气,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损肝肾之阴,导致气阴两虚的病机,因此撤热存津、益气养阴是干燥综合征的基本治法。中医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优势明显,多数干燥综合征患者经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明显改善口眼干症状、内脏受损,且疗效可优于西药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开了几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复方中药(如 CN101804174B、CN102813832B、CN102526596A、CN102772671A、CN103055034A等),上述专利所公开的药物均以益气养阴为主要组方原则,即使兼顾滋燥热,其作用甚微;且目前市场上也没有干预干燥综合征的中成药。
因此,需要一种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复方中药,使其具有撤热存津为主、佐以益气养阴的作用,为标本兼治、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干燥综合征的复方中药,通过改善外分泌腺功能,具有清胃泻肝、撤热存津的作用,为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所述中药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石膏10-30份、知母5-15份、芦根10-30份、夏枯草5-15份、桑叶5-15 份、菊花5-15份、黄芪30-60份、北沙参10-30份、麦冬5-15份、生地5-15份、葛根5-30份、牛膝5-15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石膏10-25份、知母5-12份、芦根10-26份、夏枯草5-12份、桑叶5-12 份、菊花5-12份、黄芪30-55份、北沙参10-25份、麦冬5-12份、生地5-12份、葛根5-26份、牛膝5-12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石膏15-25份、知母8-12份、芦根15-26份、夏枯草8-12份、桑叶8-12 份、菊花8-12份、黄芪40-55份、北沙参15-25份、麦冬8-12份、生地8-12份、葛根10-26份、牛膝8-12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石膏18-25份、知母8-12份、芦根18-26份、夏枯草8-12份、桑叶8-12 份、菊花8-12份、黄芪45-50份、北沙参18-22份、麦冬8-12份、生地8-12份、葛根15-22份、牛膝8-12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石膏22份、知母10份、芦根22份、夏枯草10份、桑叶10份、菊花10 份、黄芪48份、北沙参20份、麦冬10份、生地10份、葛根18份、牛膝10 份;
进一步,该中药使用时可加入一种或多种用于改善或治疗兼证的中药。
进一步,该中药可加入医学能够接受的药物载体制成的制剂。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在制备治疗干燥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具有清胃泻肝、撤热存津的作用,为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斌,未经吴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0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尿病肾病灌肠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肾炎灵口服胶囊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