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1323.7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6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赵石永;方若翩;侯鹏翔;李峰;成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4/62;H01M4/6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密度 电池 电极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备三维导电碳纤维网络,然后将碳纳米管、导电炭黑与单质硫混合形成均匀的单质硫浆料,以三维导电碳纤维网络作为集流体,直接将三维导电碳纤维网络浸入单质硫浆料中,注入单质硫浆料后烘干,形成硫在三维导电碳纤维网络内均匀分布的碳/硫复合锂硫电池电极;
三维导电碳纤维网络是以脱脂棉为原材料,通过800~1200℃高温处理使材料碳化、结晶化,从而得到体积可控、空心、高导电、柔性的碳纤维网络结构体,中空碳纤维的直径为1~100微米,内径为0.5~90微米;
通过调节单质硫浆料的浓度来调控硫的担载量,其中所述烘干温度为60~100℃,烘干时间为24小时,得到锂硫电池电极材料;
在锂硫电池电极中,硫的担载量根据浆料的浓度20mg/ml~100mg/ml及浆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调节,硫的质量面密度为1 mg/cm2~80 mg/cm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单质硫浆料是将单质硫、导电炭黑和碳纳米管混合分散在分散溶剂中,形成的分散性良好的浆料;分散之前,碳纳米管经过体积比1: (2~4)的浓硝酸与浓盐酸在50~70℃下24小时酸化处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单质硫、酸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以及导电炭黑的质量比例为(6~9):(0.5~2):(0.5~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单质硫浆料的制备方法有细胞粉碎超声、水浴超声或搅拌,实现均一分散。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甘油、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二甲酯、1,2-二甲氧基乙烷、环丁砜、乙腈、1, 3-二氧环戊烷和1, 4-丁内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单质硫为正交硫、无定形硫、升华硫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碳纳米管为少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两种。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甘油、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碳酸二甲酯、1,2-二甲氧基乙烷、环丁砜、乙腈、1, 3-二氧环戊烷和1, 4-丁内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单质硫为正交硫、无定形硫、升华硫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两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电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锂硫电池电极的极片具有柔韧性,弯折角为20o~180 o,在弯折条件下保证导电性,用于柔性锂硫电池。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电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锂硫电池电极的极片制备出柔性锂硫电池,柔性锂硫电池的组装在氩气手套箱中进行;锂硫电池电极中的三维导电碳纤维网络起到集流体的作用,锂硫电池电极的尺寸根据三维导电碳纤维网络的大小而改变,单片锂硫电池电极尺寸为3平方毫米至500平方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13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