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等分控制用量的医用吸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1476.1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元元;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元元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等分 控制 用量 医用 吸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三等分控制用量的医用吸管。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与口服液瓶配套使用的吸管,多为单一管状结构,没有控制用量的功能。但医生在开具口服液类药品时,有时用量是每次三分之一瓶,尤其是对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的低龄儿童开药时更是多见。所以人们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用药时往往只能凭主观估计,不能很好的控制用量,很容易用量过少或过多,用药过少则达不到治病的最佳效果,而用药过量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成人用口服液一般一天三次,每次一瓶,这样使用的瓶子较多,造成成本过高;若采用大瓶,每次用量难以把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三等分控制用量的医用吸管。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等分控制用量的医用吸管,包括管体及附着在管体外壁的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管体下端为尖端,方便刺穿口服液瓶橡胶瓶盖。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的靠管体尖端的边都与管体垂直。上限位片位于管体的中上部,下限位片位于管体的中下部。上限位片的下边与下限位片的下边的距离同下限位片的下边与管体尖端的距离相等。管体由硬质塑料制作,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与管体连接处都易折断。
本发明吸管与装满药的匹配的口服液瓶是这样配合使用的:第一次服药,先用该吸管的尖端刺穿口服液瓶橡胶瓶盖后继续向瓶内插入,至下限位片与橡胶瓶盖上表面接触,此时,管体的尖端正好位于瓶中液体高度的自下而上的三分之二处,使用人吸取瓶中液体上面的三分之一部分;第二次服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将吸管从瓶口稍稍拔出,将下限位片从管体上折断,使其脱离管体,然后将管体继续插入瓶中,直至上限位片与橡胶瓶盖上表面接触,此时,管体的尖端正好位于满瓶液体高度的自下而上的三分之一处,即为余下液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使用人吸取瓶中余下液体的上半部分;第三次服药,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将吸管从瓶口稍稍拔出,将上限位片从管体上折断,使其脱离管体,然后将管体继续插入瓶中,直至管体尖端触及瓶底,使用人吸取瓶中的剩余的全部液体。这样就分三次吸完整瓶口服液。
本发明一种三等分控制用量的医用吸管的优点有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使用方便,通过同一根吸管即可进行三等分用量的吸取口服液;2、准确度高,不会因为估计不准而导致过少或过量用药;3、成本低廉,可将三次用药分三瓶包装的口服液用一个大瓶子包装,能降低许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三等分控制用量的医用吸管的示意图;图中1为管体,2为上限位片,3为下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三等分控制用量的医用吸管,包括管体1及附着在管体1外壁的上限位片2和下限位片3。管体1下端为尖端,方便刺穿口服液瓶橡胶瓶盖。上限位片2和下限位片3的靠管体1尖端的边都与管体1垂直。上限位片2位于管体1的中上部,下限位片3位于管体1的中下部。上限位片2的下边与下限位片3的下边的距离同下限位片3的下边与管体1尖端的距离相等。管体1由硬质塑料制作,上限位片2和下限位片3与管体1连接处都易折断。
本发明吸管与装满药的匹配的口服液瓶是这样配合使用的:第一次服药,先用该吸管的尖端刺穿口服液瓶橡胶瓶盖后继续向瓶内插入,至下限位片3与橡胶瓶盖上表面接触,此时,管体1的尖端正好位于瓶中液体高度的自下而上的三分之二处,使用人吸取瓶中液体上面的三分之一部分;第二次服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将吸管从瓶口稍稍拔出,将下限位片3从管体1上折断,使其脱离管体1,然后将管体1继续插入瓶中,直至上限位片2与橡胶瓶盖上表面接触,此时,管体1的尖端正好位于满瓶液体高度的自下而上的三分之一处,即为余下液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使用人吸取瓶中余下液体的上半部分;第三次服药,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将吸管从瓶口稍稍拔出,将上限位片2从管体1上折断,使其脱离管体1,然后将管体1继续插入瓶中,直至管体1尖端触及瓶底,使用人吸取瓶中的剩余的全部液体。这样就分三次吸完整瓶口服液,从而实现了口服液三等分用量的吸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元元;,未经田元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1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日用化妆品抗菌防腐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