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1528.5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忠;朱章娣;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特友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J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汽车 尾灯 内胆 阻燃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替代汽车尾灯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尾灯包括汽车尾部中的灯具和灯泡。灯具包括内胆和灯壳,灯具的作用之一就是把灯泡发出来的光进行聚合再发射出去,从而达到增强灯泡发出来的光的亮度和射程;作用之二就是通过灯具的颜色改变灯泡发光颜色。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发动机罩通常为塑料制品,但是塑料制品通常阻燃性能不佳,灯泡长时间工作易造成局部环境过热,或者在遇到故障或事故时易引发火灾,从而造成严重的人生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燃材料具有很高的阻燃性能,且环保无毒对人体无伤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所述阻燃材料由以下质量配比的组分构成:
组合物A:异氰酸酯=1:0.8-1.5;
所述组合物A的构成按质量份数计如下:
聚醚A 50-60份
聚醚B 35-40份
聚醚C 20-25份
稳定剂 3-3.8份
阻燃剂 30-35份
水 4-4.5份。
上述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其中,所述的聚醚A为聚醚8310,购于上海扶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上述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其中,所述的聚醚B为聚醚4110,购于镇江市东昌石油化工厂。
上述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其中,所述的聚醚C为聚醚1300,购于广州市海珥玛植物油脂有限公司。
上述的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首先制备组合物A:将聚醚A、聚醚B、聚醚C、稳定剂、阻燃剂和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反应,搅拌速度130-150r/min,搅拌初始温度为30-35℃,后温度以8℃/30min的速度增加,搅拌时间4-5h,即可得组合物A;然后再将组合物A与异氰酸酯按1:1.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阻燃材料。
本发明所述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本材料制备所得的成品的阻燃性能高,遇火不易燃烧,从而保障了车辆的安全性和乘客的人身安全,本发明所述阻燃材料具有不易变形性,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发生变形,另外由于所述复合材料的使用原料均为环保原料,因而环保无毒对人体无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组合物A:按质量份数将55份聚醚8310、38份聚醚4110、23份聚醚1300、3.4份稳定剂AK8803、32份阻燃剂TCPP和4.2份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反应,搅拌速度140r/min,搅拌初始温度为30℃,后温度以8℃/30min的速度增加,搅拌时间5h,即可得组合物A;
(2)将组合物A与异氰酸酯按1:1.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阻燃材料。
其中,稳定剂AK8803购自南京德美世创化工有限公司,阻燃剂TCPP购自青岛联美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2
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稳定剂:按质量份数将12份硫酸锌、5份氯化钙、18份丙烯酰胺、0.5份二甲胺、6份硬脂酸锌、3份氢氧化钠、4.5份丙烯酸甲酯和水5份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小时,即可得稳定剂;
(2)制备组合物A:按质量份数将50份聚醚8310、35份聚醚4110、20份聚醚1300、3份稳定剂、30份阻燃剂TCPP和4份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混合反应,搅拌速度130r/min,搅拌初始温度为30℃,后温度以8℃/30min的速度增加,搅拌时间4h,即可得组合物A;
(3)将组合物A与异氰酸酯按1:1.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阻燃材料。
实施例3
一种替代汽车尾灯中内胆、灯壳的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特友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特友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1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