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支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2359.7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5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K·M·拉尔森;R·C·恩格;C·L·芒克;D·D·戴;G·D·戴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支柱 系统 | ||
1.一种用于将机翼组件(152)相对于支承表面(154)支承在机翼组件支承高度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多个可移动平台(202),其中至少一个可移动平台具有第一高度;
多个基座部(220),所述多个基座部(220)均具有相对于彼此不同的预定高度,其中,每个基座部由所述多个可移动平台(202)中的一个可移动平台承载;
多个机翼组件支承部(208),其中,每个机翼组件支承部由所述多个基座部(220)中的一个基座部承载;以及
机翼组件连接器(358),该机翼组件连接器通过臂(350)连接到所述多个机翼组件支承部(208)中的每个机翼组件支承部并且被构造成能附接到所述机翼组件(152),其中,
至少一个机翼组件连接器(358)被构造成能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移动,所述第二平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大致垂直;
所述机翼组件支承部(208)中的每个机翼组件支承部均限定底部并且所述机翼组件连接器(358)处于从所述底部起算的第二高度;
至少一个可移动平台(202)和至少一个机翼组件连接器(358)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的总和小于所述机翼组件支承高度中的至少一个并且使得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的总和与所述机翼组件支承高度之差限定高度差;
所述多个基座部(220)中的至少一个基座部具有接近所述高度差的预定高度;
所述基座部(220)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接近所述高度差的预定高度并且被承载于所述可移动平台(202)上;
所述机翼组件支承部(208)中的至少一个被承载在所述多个基座部(220)中的具有接近所述高度差的预定高度的至少一个上;
所述机翼组件连接器(358)中的至少两个均包括臂(35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大致垂直于所述支承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平面大致平行于所述支承表面;
所述机翼组件连接器(358)中的至少两个均具有与之连接的相应的测压元件(340),各测压元件被构造成自动地确定所述臂(350)上加载的负荷;
所述机翼组件连接器(358)中的至少两个均具有与之连接的相应的计量装置,各计量装置被构造成自动地确定一个机翼组件连接器(358)的位置数据;以及
控制系统(204),所述控制系统(204)与各测压元件(340)和各计量装置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臂(350)均能够在第三平面上移动,所述第三平面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并且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
升降机装置(324),该升降机装置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机翼组件连接器(358)中的每个机翼组件连接器(358),所述升降机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204)通信,并且所述控制系统能够被操作以指挥所述升降机装置(324)使所述臂(350)在所述第二平面上自动地移动;
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平台(202)包括多个轮子(294),所述多个轮子允许所述可移动平台在所述支承表面上移动;
可移动托架(325),所述可移动托架(325)连接到所述机翼组件连接器(358),所述可移动托架允许所述臂(350)在所述第三平面上移动;以及
至少一个外伸组件(250),所述至少一个外伸组件(250)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平台(202),稳定所述至少一个可移动平台(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系统(204)能够被操作为自动地操作所述升降机装置(324),以使所述臂(350)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移动,以此方式来分配或重新分配所述至少两个臂(350)上的负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可移动平台(202)中的每个可移动平台均包括至少一个夹持机构(266,270),所述夹持机构将所述多个可移动平台(202)选择性地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23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端面耐磨板磨损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馈风电机组频率响应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