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2874.5 | 申请日: | 2010-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7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舜平;宫永昭治;高桥正弘;岸田英幸;坂田淳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罗银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
衬底之上的栅电极层;
所述栅电极层之上的栅极绝缘层;
所述栅极绝缘层之上的氧化物半导体层;
源电极层和漏电极层,所述源电极层和所述漏电极层中的每一个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接触;
所述源电极层和所述漏电极层之上的具有缺陷的绝缘层,其中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包含氧和硅,并且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具有作为缺陷的氧悬挂键;以及
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和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之间的第一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含氧、硅和包含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包含铟、镓和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被配置为结合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扩散的杂质并使其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为0.1nm至30nm。
5.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衬底设置到处于降低的压力下的处理室中;
在去除所述处理室中残余的湿气的同时引入去除了氢和湿气的溅射气体,以在所述衬底之上形成氧化物半导体层;
形成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接触的源电极层和漏电极层;
在所述源电极层、所述漏电极层和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之上形成氧过量氧化物绝缘层,所述氧过量氧化物绝缘层包含氮化硅;
在所述氧过量氧化物绝缘层之上形成具有缺陷的绝缘层,其中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具有作为缺陷的氧悬挂键;以及
加热所述衬底以减小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中的杂质的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包含铟、镓和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是通过溅射方法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被配置为结合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扩散的杂质并使其稳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过量氧化物绝缘层的厚度为0.1nm至30n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减小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中的杂质的浓度是在高于或等于100℃且低于或等于400℃的温度执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杂质包含氢、湿气、氢氧根和氢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衬底设置到处于降低的压力下的处理室中;
在去除所述处理室中残余的湿气的同时引入去除了氢和湿气的溅射气体,以在所述衬底之上形成氧化物半导体层;
形成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接触的源电极层和漏电极层;
在所述源电极层、所述漏电极层和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之上形成氧过量氧化物绝缘层;
在所述氧过量氧化物绝缘层之上形成具有缺陷的绝缘层,其中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具有作为缺陷的氧悬挂键;以及
加热所述衬底以减小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中的杂质的浓度,所述杂质包含氢,
其中,所述氧过量氧化物绝缘层包含氮化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包含铟、镓和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是通过溅射方法形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具有缺陷的绝缘层被配置为结合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扩散的杂质并使其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28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