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式蓄热烧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3063.7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响;刘永杰;孙杰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24 | 分类号: | F23D14/24;F23D14/6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覆式 蓄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热炉、淬火炉、锻造炉、浇包预热装置和热处理炉上的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热式烧嘴。
背景技术
蓄热式烧嘴是使两台具有蓄热介质的烧嘴成一对而交替地使炉内气体和燃烧空气流入,而作为高温空气来回收废热并实现提高燃烧效率的交替燃烧方式的烧嘴装置。现有的蓄热式烧嘴中,普遍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给设备的安装带来困难,后期不易维护并且带来安全隐患。现有蓄热式烧嘴主要采用蓄热室填充蓄热介质的方式对空气进行预热,一是由于燃料温度过高会过早燃烧;二是现有烧嘴的结构无法实现空气与燃料同时的单独的预热。通过结构的改进,实现更高热效率,整体结构紧凑化和小型化,维护简易化,是蓄热式烧嘴的发展趋势,也是工业生产的现实需求。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式烧嘴,采用包覆式结构,在预热空气的同时,利用余热可以对燃料适度提高温度,提高热利用率。
发明内容
蓄热烧嘴需要两个烧嘴为一组、对炉内气体和燃烧空气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所以,装备蓄热烧嘴的工业炉较为大型化。另外,为了防止对燃料供给部加热,需要投入冷却空气、隔热材料的内衬。由此,不可避免导致结构的大型化。当进入蓄热室的烟气较多,蓄热介质温度较高时,热量会通过辐射换热的方式散失,造成热量的浪费。
本发明主要解决提高蓄热式烧嘴热量利用率的问题,同时实现结构简易化和小型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蓄热式烧嘴采用包覆式结构,蓄热室为圆筒状,燃料通道采用环形筒状,所述燃料通道包覆在所述蓄热室周围。所述蓄热室外侧通过扇形区域连接空气管口,内侧则通过扇形区域连接烧嘴本体,中央部位填充蓄热介质。所述燃料通道于侧面连接燃料管口,尾部通过锥形区域连接烧嘴本体。燃料通过所述燃料管口进入所述燃料通道,形成旋转风,经过尾部锥形段的环状口进入所述烧嘴本体与预热的空气混合,进入炉体后遇到高温而燃烧。烟气由所述烧嘴本体进入后,由于所述燃料通道尾部锥形段的口径较小,大部分气体会进入所述蓄热室,所述蓄热介质吸热温度升高,多余的热量会经过辐射换热进入周围的所述燃料通道,使燃料温度适度升高。所述燃料通道起到了保温层的作用,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其中,1为烧嘴本体,2为蓄热室尾部扇形段,3为燃料通道锥形段,4为燃料通道,5为燃料管口,6为空气管口,7为蓄热介质,8为蓄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蓄热式烧嘴采用包覆式结构,如图1、图2所示,蓄热室8为圆筒状,燃料通道4采用环形筒状,燃料通道4包覆在所述蓄热室8周围。蓄热室8外侧通过扇形区域连接空气管口6,内侧则通过扇形区域2连接烧嘴本体1,中央部位填充蓄热介质7。燃料通道4于侧面连接燃料管口5,尾部通过锥形区域段3连接烧嘴本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3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医疗垃圾燃烧炉
- 下一篇:一种高蓄能可分离罐式集装箱移动供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