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腔体滤波器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3671.8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0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支王勇;西村作一;石川睛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P11/00 | 分类号: | H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毛威;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滤波器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调节腔体滤波器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简称为“RRU”)、射频滤波单元(Radio and Filter Unit,简称为“RFU”)、有源天线系统(Active Antenna System,简称为“AAS”)等无线基站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由于滤波器制造加工精度的差异,谐振腔内壁镀层的不均匀等,导致谐振腔的本振频率发生与设计的差异,需要对调谐螺杆进行调节,以此来修正谐振腔的本振频率,使其达到使用的性能标准。
在滤波器整个加工流程中调测滤波器是一个富有技术含量的一个工位(对人员的技能要求高),并且也是最耗时(目前单通道非常熟练的员工调通需要大约10分钟时间,一般人的需要的时间更长)的一个工位,在各大滤波器厂商均是一个瓶颈工位,调测的速率直接影响滤波器的生产效率及产量。
现有技术中使用双伺服电机来驱动同轴调节螺丝刀和螺母套筒,中间用同步带连接驱动的方法进行滤波器去的调测,但是由于此技术方案是直接用伺服电机驱动,在螺杆位置偏差超过螺杆螺丝刀的导向范围后,会出现对刀失败(即螺杆螺丝刀找不到滤波器上螺杆的花心),从而导致此技术方案的不稳定性,不能在滤波器正常生产制造环境中对滤波器进行稳定的调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腔体滤波器的方法和系统,能够提高调试过程中螺杆螺丝刀和调谐螺杆对刀的成功率,从而能够提高自动调谐设备的稳定性,降低调节腔体滤波器的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腔体滤波器的方法,包括:确定腔体滤波器上的目标调谐螺杆的端面上用于进行对刀的M个对刀点的位置,M为大于1的整数,该M个对刀点中的一个对刀点为该端面的理论中心点,该M个对刀点中除该理论中心点外的M-1个对刀点中的每个对刀点与该理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控制螺杆螺丝刀依次在该M个对刀点处与该目标调谐螺杆进行对刀,直至对刀成功或对刀的次数达到M次时停止对刀;在该螺杆螺丝刀与该目标调谐螺杆对刀成功时,控制该螺杆螺丝刀对该目标调谐螺杆进行调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个对刀点中除该理论中心点外的M-1个对刀点中的每个对刀点与该理论中心点的连线与该理论中心点所在的第一方向轴之间的夹角为预设夹角集合中的一个预设夹角。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该螺杆螺丝刀与该目标调谐螺杆对刀成功时,记录该螺杆螺丝刀的位置信息和相位信息;在需要对该目标调谐螺杆进行再次调节时,根据该位置信息和该相位信息,控制该螺杆螺丝刀与该目标调谐螺杆进行对刀。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螺杆螺丝刀依次在该M个对刀点处与该目标调谐螺杆进行对刀,包括:根据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该目标调谐螺杆上的扭力大小,确定该螺杆螺丝刀与该目标调谐螺杆是否对刀成功;在确定力传感器检测到跃变的扭力时,确定该螺杆螺丝刀与该目标调谐螺杆对刀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螺杆螺丝刀依次在该M个不同的点处与该目标调谐螺杆进行对刀,包括:控制该螺杆螺丝刀首先在该理论中心点处与该目标调谐螺杆进行对刀;在该螺杆螺丝刀在该理论中心点处与该目标调谐螺杆对刀失败时,控制该螺杆螺丝刀依次在该M-1个点处与该目标调谐螺杆进行对刀。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的值为7,用于进行第二次对刀的对刀点与用于进行第四次对刀的对刀点位于第一直线上,用于第三次对刀的对刀点与用于第五次对刀的对刀点位于第二直线上,用于第六次对刀的对刀点与用于第七次对刀的对刀点位于第三直线上;
其中,该第一直线、该第二直线和该第三直线的交点为该理论中心点,该第一直线与该第二直线垂直,该用于第六次对刀的对刀点与该理论中心点的连线为该用于第二次对刀的对刀点、该用于第四次对刀的对刀点与该理论中心点所构成的直角的角平分线,该用于第七次对刀的对刀点与该理论中心点的连线为该用于第三次对刀的对刀点、该用于第五次对刀的对刀点与该理论中心点所构成的直角的角平分线;
该M个对刀点中除该理论中心点外的M-1个对刀点中每个对刀点与该理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该腔体滤波器的产品公差和调节装置的容差之间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株式会社电装,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36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