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降温集棉室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3865.8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3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李艳明;吴操;杨勇;王伟伟;叶信立;沙李丽;管胜男;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37/01 | 分类号: | C03B3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集棉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棉室,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降温集棉室,属于化工、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棉是由熔融的玻璃经纤维化形成的棉状短纤维,属于无机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燃,隔热隔音性能好,抗拉强度高,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工业等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玻璃棉毡是玻璃棉施加粘结剂后经加热固化成型后得到的疏松多孔的毡状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绝热、保温及吸声性能,是目前公认的性能最优越的保温吸声材料。
目前玻璃棉毡的生产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离心法和火焰法。离心法玻璃棉直径较大、导热系数较大,保温效果不好,应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火焰法玻璃棉是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球、棒或块状物,使其再次融化,形成一次丝,在胶辊的牵引下送到燃烧室喷出的火焰中,在集棉室出口与粘结剂混合,沉积到网带上,最后,经过固化炉固化,制成玻璃棉毡。火焰喷吹法生产规模小、投资少、占地面小等特点,同时,采用火焰喷吹法制备的玻璃纤维直径小,所制备的玻璃棉毡保温隔音性能更好,因此,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建筑材料等领域。
公开号为103553326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微纤维玻璃棉生产工艺,利用废玻璃、长石、纯碱、硼砂制成混合料,混合料熔化,获得均匀、纯净、透明的玻璃液,在漏板的引导下拉丝,拉丝纤维在喷射燃烧室的喷吹燃烧器喷出的火焰中进行二次拉丝制成0.5-2μm的微纤维玻璃棉。该专利主要描述了如何配料以及制备出超细玻璃纤维,该专利只是对原棉的制备,属于工业制品中的上游部分,没有具体到实际产品。
公开号为1623945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纳米级玻璃纤维棉及其制造工艺和装置。纳米级玻璃纤维棉配方包含SiO2、CaO、Na2O、K2O、Li2O、TiO2;所述的制造工艺包含将原料融化、拉丝、燃烧喷吹制成纳米级玻璃纤维棉、收集;所述的装置由熔炉、拉丝装置、燃烧喷吹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此发明是利用火焰喷吹后续工艺获得一种纳米级玻璃火焰棉毡,制备工艺简单、玻璃棉毡具有优异的回弹性和保温隔音性能。火焰喷吹的过程是对玻璃纤维进行二次拉丝,拉丝之后,经过集棉室,才能被喷吹到集棉网带上。此集棉室的功能:对玻璃棉更好的沉降收集,防止玻璃棉发生飞棉现象;对玻璃棉中的杂质进行沉降,提高玻璃棉的均匀程度;降低玻璃棉的温度,防止与胶粘剂混合时,由于温度过高使胶粘剂发生部分固化,阻止液体胶通过毛细引力向纤维束中的单丝纤维表面扩展,仅在纤维束表面结壳,导致纤维中胶的均匀性变差,纤维棉中憎水性能恶化,影响玻璃棉毡的保温性能。由于火焰的温度高达800℃,传统的集棉室为一个两端开口的长方体,其长度也有限,降温效果不明显,因此,玻璃棉在出口处的温度经常在80℃左右,也会发生固化现象。
公开号为201694945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冷却用吹风装置,对玻璃纤维进行降温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风筒内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依次设有孔板、栅格板和蜂房。玻璃纤维隔板可将风筒的冷却风进行分流,使分压均衡;孔板可缓和气流,使强度较为均匀;栅格板可调节风量大小。此发明可有效冷却玻璃纤维,出风均匀、稳定。但其装置安装较复杂,占地面积较大,浪费资源,不利于生产使用。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喇叭口集棉室,并在集棉室内侧设置均匀分布小孔,集棉室中高速气流会在沉降室内壁产生负压,从而吸附沉降室外的冷空气进来,对玻璃纤维进行冷却,加速了冷却速度。此喇叭口集棉室安装简单、方便、出风均匀和占地面积小,可以使玻璃棉与胶粘剂能充分均匀混合,不发生固化,使玻璃棉毡保持良好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降温集棉室。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自降温集棉室,由集棉室壳体、喇叭口、冷气管、进气口、圆形气孔组成。所述的集棉室壳体由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组成;外层壳体整体封闭,壳体的上方连接冷气管,两者相接处有一个进气口;冷气管直径为10~30cm,温度为5~10℃,冷气管上安装有喇叭型进气口;内层壳体设有圆形气孔,均匀分布在壳体两侧,直径为5~30cm,数量为20~100个;所述的冷空气在冬天是外界的自然空气,在夏天需通过制冷机输送冷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此自降温集棉室,安装简单、方便、出风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3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