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乙肝病毒活性苯丙素肟酯类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3975.4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韦万兴;刘盛;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53 | 分类号: | C07D213/53;C07D307/52;C07D333/22;C07D405/12;C07D407/12;C07D409/12;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肝病毒 活性 苯丙素肟酯类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系列苯丙素肟酯类化合物,以及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在抗乙肝病毒活性方面的应用。具体是抗乙肝病毒活性苯丙素肟酯类化合物。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泛、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乙肝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卫生问题,可造成慢性肝病和慢性感染,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很高。全球约1/2人口生活在HBV高感染地区,约20亿人证明有HBV感染,3-4亿人为HBV慢性感染,每年约78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肝,在世界上导致死亡的病因中列居第10。中国是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60-70%,全国约6.9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
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其中抗病毒是关键。目前,抗病毒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存在价格昂贵、副作用严重等问题。核苷类似物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焦点,成为目前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用的比较多的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等。但是核苷类似物普遍存在耐药性和停药反跳的问题。
为了改善目前核苷类似物药物在使用的HBV产生耐药性问题,一些研究报道了对核苷类似物的结构修饰,以降低HBV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一些非核苷类似物也被发现和设计用于抑制HBV并有助于避免耐药性产生。一些天然产物结构迥异于核苷类似物也发现具有良好的抗HBV活性。最近从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Phyllanthus acidus Skeels发现了Norbisabolane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HBV活性。我们的前期研究中也从珠子草中发现了一些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以这些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系列苯丙素肟酯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抗乙肝病毒活性苯丙素肟酯类化合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1.抗乙肝病毒活性苯丙素肟酯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R2,R3为H、OCH3或-CH2-(环二氧丙基)。
2.抗乙肝病毒活性苯丙素肟酯类化合物中第一种苯丙素肟酯类化合物:
1)该第一种苯丙素肟酯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3,4-二甲氧基肉桂酸-2′-吡啶甲醛肟酯
结构式:
分子式:C17H16N2O4 分子量:312.32;
2)理化性质:白色晶体,熔点147.0-147.3℃.溶于乙酸乙酯、氯仿、二氯化碳、甲醇、乙醇,难溶于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39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