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二维图形解析度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4159.5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顾婷婷;季亮;魏芳;朱骏;吕煜坤;张旭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0 | 分类号: | G03F7/00;H01L21/033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 代理人: | 吴世华;陈慧弘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二维 图形 解析度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二维图形解析度的工艺方法,采用了二次曝光的方式,对于最终设计图形中容易产生圆角以及缩短的区域,在第一次曝光时,将第一掩膜版的第一图形预先处理成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在第二次曝光时,再涂覆上第二光刻胶层,将第二掩模版用于对预先延伸的区域遮挡,经过曝光蚀刻,使最终形成的图形与设计图形一致,避免图形产生拐角变圆以及线端缩短的现象,防止图形失真,提高二维图形的解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二维图形解析度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线宽的不断减少,半导体器件的面积正变得越来越小。半导体集成电路也从最初的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直至今天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其功能更为全面、强大。考虑到工艺研发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高昂的成本等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器件的集成密度、缩小芯片的面积、以在同一枚硅片上尽可能多的得到有效芯片数,从而提高整体效益,越来越受到芯片设计者、制造商的重视。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光刻技术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在进行离子注入或刻蚀之前,需要通过光刻工艺形成光刻胶图案,以预先定义出待刻蚀或离子注入的区域。因而,整个芯片工艺所能达到的最小尺寸是由光刻工艺决定的。
光刻工艺(photolithography)是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步骤利用曝光和显影在光刻胶层上刻画几何图形结构,然后通过刻蚀工艺将光掩模上的图形转移到衬底上。
光刻工艺大致处理过程为:首先在掩模版上获得特定的图形结构(如电学电路),然后通过光学光刻设备将掩模版上的图形复制到硅片上。然而,通过光学光刻产生图形的过程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失真,尤其是随着线宽的不断缩小,失真也愈加严重。典型地,如拐角变圆(Corner Rounding)或线端缩短(Line End Shortening)等现象。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预先设计的图形,图2为实际形成的图形,对比图1以及图2能够明显看出,实际形成的图形较预先设计的图形,产生了拐角变圆以及线端缩短的问题。导致上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学邻近效应(Optical Proximity Effect,简称OPE),光学邻近效应OPE是由光学成像系统的非线性滤波所造成的。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提高二维图形解析度的工艺方法,避免图形产生拐角变圆以及线端缩短的现象,防止图形失真,提高二维图形的解析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二维图形解析度的工艺方法,避免图形产生拐角变圆以及线端缩短的现象,防止图形失真,提高二维图形的解析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二维图形解析度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半导体硅片,所述半导体硅片上涂布有第一光刻胶层;其中,所述硅片从下往上依次包括衬底、待刻蚀层以及硬掩膜层;
步骤S2、采用具有第一图形的第一掩膜版对所述第一光刻胶层进行曝光显影,并将第一掩膜版上的第一图形转移到所述第一光刻胶层中;其中,所述第一图形具有大于设计图形的预设区域;
步骤S3、以所述第一光刻胶层为掩膜对所述硬掩膜层进行刻蚀,使所述第一图形转移至所述硬掩膜层中;
步骤S4、去除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并在所述硬掩膜层的表面涂布第二光刻胶层;
步骤S5、采用具有第二图形的第二掩模版对所述第二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所述第二掩模版的第二图形覆盖所述预设区域,将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的结合转移到所述第二光刻胶层中,对所述待刻蚀层进行刻蚀;
步骤S6、去除所述第二光刻胶层以及硬掩膜层,所述硅片上具有设计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4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