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杯纺粘纤彩色针织纱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4586.3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琴;陈顺明;翟小兰;周春贵;沈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湖州威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H4/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杯纺粘纤 彩色 针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纱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杯纺粘纤彩色针织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穿着的要求已超越了单纯舒适与美观的范畴,绿色、环保、安全、保健已成为消费者选购服装的重要条件。转杯纺纱技术是新型纺纱的范畴,原来基本于单一的本色纱为主,随着进口先进转杯纺设备的引进,于绿色环保的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在转杯纺设备上不断开拓,转杯纺彩色粘胶纱产品开发潜力具大,但因转杯纺纱速度快、产量高,且有色粘胶纤维及染色粘胶单纤维强力较低,为此对转杯纺纱的技术的可纺性及产品质量的保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保证产品的可纺性和质量要求、达到预计的产量目标,寻求适合的转杯纺彩色粘胶纱生产方法及工艺技术没有成功经验,只有摸索、探试,一旦成功市场潜力、社会效益具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杯纺粘纤彩色针织纱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粘纤彩色针织纱色彩鲜艳、光泽亮丽且后期可纺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转杯纺粘纤彩色针织纱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原料的选择与互配:采用七大色系的色号进行配色,各色系均采用长度为38mm,细度为1.33tex的有色粘胶纤维或染色的粘胶纤维;
2)染色粘胶纤维的预处理:将竹苯油剂按油水比1:3的比例稀释后,按原料的8%的比例给原料加稀释后的竹苯油剂并堆放24小时后待用;
3)排包:人工将原料按排包图置于抓棉机的平台上进行混合配料;
4)清花、梳棉:将原料通过清花机进行清花处理,主要达到开松的效果,然后再经过梳棉机对原料进行梳理,使得杂乱的原料变得有序,便于下一道工序处理;
5)并条:将步骤4)中的半成品进行三道并条处理,第一道将8支原料并成1支原料,第二道再将8支经过一次并条的原料并成1道;第三道再将8支经过两次并条的原料并成1道;
6)气流纺:将步骤5)中的半成品在瑞士立达R923型纺纱设备上纺织成成品,纺纱设备采用直径为33mm的纺杯、C21型号的分梳棍和R7RS的阻捻器,且纺纱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为,纺杯速度98000n/min,分梳棍速度8500r/min,设计捻系数3.8,引纱速度120m/min;
7)终检、成包。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制备的转杯纺彩色粘胶纱,是以多种色彩的粘胶纤维混纺而成的新颖纱线,且在制备时染色纤维经过给油处理,后期可纺性大大提高,其纱线织成的面料集各原料之优点:亲肤、柔和,光泽素雅,同时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气流纺机纺制的纱线条干均匀,无疵、无结,手感润滑、耐磨性好等优点,是高档针织内衣最为理想的原料,此产品的成功开发开拓了转杯纺纱的新领域。
转杯纺彩色粘胶纱织成的针织面料具有“棉的本质、丝的品质”手感滑爽、柔和,穿着舒适,并具有抗菌防霉的功效,光泽亮丽的观感。是针织面料最为理想的原料。改变了纯纺粘纤面料色彩单一的风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转杯纺粘纤彩色针织纱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原料的选择与互配:采用七大色系的色号进行配色,各色系均采用长度为38mm,细度为1.33tex的有色粘胶纤维或染色的粘胶纤维;
2)染色粘胶纤维的预处理:将竹苯油剂按油水比1:3的比例稀释后,按原料的8%的比例给原料加稀释后的竹苯油剂并堆放24小时后待用;
3)排包:人工将原料按排包图置于抓棉机的平台上进行混合配料;
4)清花、梳棉:将原料通过清花机进行清花处理,主要达到开松的效果,然后再经过梳棉机对原料进行梳理,使得杂乱的原料变得有序,便于下一道工序处理;
5)并条:将步骤4)中的半成品进行三道并条处理,第一道将8支原料并成1支原料,第二道再将8支经过一次并条的原料并成1道;第三道再将8支经过两次并条的原料并成1道;
6)气流纺:将步骤5)中的半成品在瑞士立达R923型纺纱设备上纺织成成品,纺纱设备采用直径为33mm的纺杯、C21型号的分梳棍和R7RS的阻捻器,且纺纱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为,纺杯速度98000n/min,分梳棍速度8500r/min,设计捻系数3.8,引纱速度120m/min;
7)终检、成包。
上述的方法制备的粘纤彩色针织纱经检测的项目如下表所示。检测标准Q/WD05—2014《转杯纺粘胶色纺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湖州威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湖州威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4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