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氯化咪唑类离子液体提取羽毛中角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4957.8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晋阳;丁巳芫;邹米华;季益梅;杨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65 | 分类号: | C07K14/465;C07K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氯化 咪唑 离子 液体 提取 羽毛 角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羽毛中提取角蛋白的方法,属于角蛋白质提取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α-螺旋和β-折叠的分子结构,所以提取其中蛋白质的过程很困难。传统的溶解羽毛提取角蛋白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和生物降解法。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得到的角蛋白分子量较低、产率低、污染环境、成本高、溶剂回收困难等缺点。因此,开发高效绿色的羽毛中角蛋白的提取方法很有必要。
离子液体也称为室温离子液体或低温熔融盐,由于完全由离子组成,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分子溶剂的性质,如不挥发、液程范围宽、热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性质可调、不易燃烧等,因而被视为绿色化学和清洁工艺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溶剂,在电化学、分离、化学反应、以及材料制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采用离子液体在温和的条件下来提取羽毛中的角蛋白,非常值得研究。
发明内容
1、一种采用氯化咪唑类离子液体提取羽毛中角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过程和步骤:
a. 羽毛洗净、干燥;
b. 将羽毛、氯化咪唑类离子液体[Bmim]Cl或[Amim]Cl、Na2SO3和水按一定重量百分比加入烧杯中。各组分配比为:离子液体(60~80%)、水(10~20%)、Na2SO3(5~15%)、羽毛(3~10%);
c. 将上述烧杯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加热到80~110℃,使羽毛在搅拌条件下溶解50~80min,停止搅拌,趁热将上述混合体系抽滤,分离出未溶解的羽毛固体残渣;
d. 将上述分离出的滤液,冷却到室温后,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滤液体积2~5倍的纯水,加完水后继续缓慢搅拌0.5~1h,再静置1~3h;由于体系中离子液体浓度的降低,溶解在其中的羽毛角蛋白会重新析出;
e. 将上述析出的羽毛角蛋白抽滤,分离得到角蛋白固体;将其放入烘箱中干燥,其收率为50.6~78.3%;滤液经旋转蒸发去掉水分后,离子液体及Na2SO3可以重复利用。
有关本发明的特点和机理
用于打开双硫键促进角蛋白溶解的Na2SO3在加水析出角蛋白的过程中,打开的双硫键恢复,Na2SO3则从角蛋白分子链上脱离下来溶解到离子液体/水溶液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羽毛角蛋白分子间氢键与离子液体[Bmim]Cl作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羽毛溶解过程照片;
图3为本发明中角蛋白加水中析出的照片;
图4为本发明中提取出的角蛋白的红外谱图;
图5为本发明中羽毛及提取出的角蛋白水解产物与标准氨基酸的离子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鸭毛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放入烘箱中40℃下烘24h。称取洗净干燥的鸭毛0.5g,加入100ml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8g离子液体[Bmim]Cl、2g去离子水以及1gNa2SO3。将烧杯放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90℃,在此温度下搅拌溶解60min。60min后,趁热抽滤,分离出滤液。待滤液冷却至室温时,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滤液中缓慢加入约30ml去离子水,加完水后先缓慢搅拌约0.5h,再静置约2h。将析出的角蛋白抽滤,分离得到角蛋白固体,放置40℃烘箱烘24h,角蛋白收率为75.1%。
分离出了角蛋白固体的滤液,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水分,离子液体与Na2SO3混合物可以重复利用。
为了了解蛋白质在提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分别将羽毛和提取出的角蛋白用6mol/L的盐酸溶液在110℃下水解24小时,水解液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氨基酸分析。
对各附图的解释说明
图1为角蛋白分子间氢键与离子液体[Bmim]Cl之间作用的示意图。由于羽毛角蛋白分子链间复杂的分子间作用力,其在大多数溶剂中难以溶解,有效的破坏其分子间作用力是角蛋白溶解提取的前提,因此,所用的溶剂首先需要破坏角蛋白分子间的作用,使角蛋白分子游离出来。咪唑类离子液体对角蛋白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其中以Cl-为阴离子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由于Cl-的强极性,易形成氢键,非常有利于破坏角蛋白分子间的氢键,从而加速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4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