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闪烁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5302.2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雄;汪熙程;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167 | 分类号: | G01T1/167;G01T1/2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闪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14C -二氧化碳(14CO2)气体采样用的固体闪烁瓶。
背景技术
呼气试验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某些疾病的诊断,当给予受试者服用特定的14C标记化合物后,由于疾病的原因会导致代谢途径的改变,其改变之一是经由呼气排出的代谢产物14C-二氧化碳(14CO2)的量会存在差异,采集呼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测量其中的14C的放射性活度,可诊断疾病是否存在及其程度。例如,给予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口服14C-尿素时,由于幽门螺杆菌的特征之一是其产生人体内原本不存在的尿素酶,尿素酶会将14C-尿素分解而产生14CO2,14CO2从呼气排出体外,采集病人呼出的CO2气体并测量其中的14CO2含量(14C的放射活度),将远远高于未感染人群,这是因为未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口服14C-尿素后,14C-尿素将以原型从小便排出,而不是被分解后从呼气中排出14CO2。
对于14C标记呼气试验样本的采集和测量,现有技术之一是将碱性化合物溶解在甲醇溶液而形成的CO2吸收剂置于闪烁瓶内,受试者呼出的气体经过一根插入溶液的细管通入吸收溶液,在吸收了二氧化碳样本的吸收剂中再加入闪烁液,然后通过液体闪烁计数仪测量样本的放射性活度,在测量时具有较高的探测效率,但必须使用有毒的甲醇、甲苯等有机溶液,存在的缺点诸如采样时容易将吸收溶液倒吸入口、容易泼洒、污染环境、操作麻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体闪烁瓶,采集呼气样本后,置入闪烁计数仪进行闪烁测量,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倒吸、易泼洒、污染环境、操作麻烦的缺点,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测量可信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固体闪烁瓶,包括瓶盖和外壳,还包括接管件、指示片、闪烁片、吸收片和过滤片,外壳底部设有气体出口,瓶盖安装在外壳顶部,瓶盖中间开有出气口,接管件通过出气口伸出瓶外,固体闪烁瓶从上往下设置接管件、指示片、闪烁片、吸收片和过滤片,其中,吸收片和闪烁片有多个,固体闪烁瓶中心设有定位杆,定位杆定位接管件、指示片、闪烁片、吸收片和过滤片。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片和闪烁片交替分布,闪烁片比吸收片多一片。
进一步的,所述瓶盖为与外壳螺纹连接,所述瓶盖往瓶内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接管件和定位杆中间通孔,接管件下端设有与定位杆头部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闪烁片是塑料闪烁体的成型构件。
优选的,所述吸收片是塑料成型构件。
优选的,所述接管件、指示片、闪烁片、吸收片、过滤片和定位杆均为回转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用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闪烁瓶采集呼气样本后,置入闪烁计数仪进行闪烁测量,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倒吸、易泼洒、污染环境、操作麻烦的缺点,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测量可信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固体闪烁瓶轴侧图。
图2为本发明固体闪烁瓶部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固体闪烁瓶使用示意图。
图中:1、瓶盖,2、外壳,3、接管件,4、指示片,5、闪烁片,6、吸收片,7、过滤片,8、定位杆,9、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5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