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接触变界流体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6151.2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C1/344 | 分类号: | F01C1/344;F01C1/356;F0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流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接触变界流体机构。
背景技术
变界流体机构几乎都是线接触,润滑和密封十分困难,而且寿命很短,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接触面积大的流体机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面接触变界流体机构,包括气缸、轴、隔离体和内触面结构体,所述轴设在所述气缸内,在所述轴上设滑槽,所述隔离体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内触面结构体设在所述气缸内,所述隔离体与所述内触面结构体铰接。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滑槽的个数大于等于2。
方案3:在方案1的基础上,在同一个所述滑槽内设置两个所述隔离体。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滑槽的个数大于等于2。
方案5:一种面接触变界流体机构,包括气缸、轴、隔离体和外触面结构体,所述轴设在所述气缸内,在所述气缸上设滑槽,在所述滑槽内设置所述隔离体,所述外触面结构体设在所述气缸内,所述隔离体与所述外触面结构体铰接。
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滑槽的个数大于等于2。
方案7:在方案1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气缸设为旋转、摆动或静止和/或所述轴设为旋转、摆动或静止。
方案8:在方案1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对转。
方案9: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对转。
方案10:在方案1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转动方向相同。
方案11: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转动方向相同。
方案12:在方案8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转速不同。
方案13:在方案10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转速不同。
方案14:在方案9或1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转速不同。
方案15:在方案1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对摆。
方案16: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对摆。
方案17:在方案1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摆动方向相同。
方案18: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摆动方向相同。
方案19:在方案15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摆速不同。
方案20:在方案17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摆速不同。
方案21:在方案16或18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与所述轴摆速不同。
本发明中,根据公知技术应知,所述气缸和所述轴不能同时处于静止。
本发明中,根据公知技术应知,所述气缸和所述轴不能按同一方向同转速运动。
本发明中所述“内触面结构体”,是指与所述气缸内侧柱面相配合的结构体。
本发明中所述“外触面结构体”,是指与所述轴外侧柱面配合的结构体。
本发明中,所述接触变界流体机构在工作时,通过在滑槽内设置弹性部件(例如弹簧等)实现所述隔离体相对滑槽往复滑动。
根据公知技术应知,流体机构的气缸的两端设有密封隔板,本发明中的面接触变界流体机构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可以一个设在气缸上,另一个设在隔板上,或者两个同时设置在气缸上,再或者两个同时设在在隔板上。
本发明人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宇宙现象的观察认为: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其它任何形式的能量或物质。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只阐述了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功,这一定律是正确的,但又是片面的。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将热定义为能量的最低形式,或者简称为这是宇宙的垃圾。经分析,本发明人还认为:任何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和细菌)的生长过程都是放热的。经分析,本发明人还认为:任何一个过程或任何一个循环(不局限于热力学过程,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光化学反应过程、生物生长过程、植物生长过程都包括在内)其最大做功能力守恒,本发明人认为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生长过程是不能提高其做功能力的,也就是说,豆芽的做功能力是不可能高于豆子的做功能力加上其吸收的养分的做功能力之和;之所以一棵树木的做功能力要大于树苗的做功能力,是因为阳光以光合作用的形式参与了由树苗到树木的生长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6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1C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2 .弧形啮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啮合式,即具有与齿轮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1-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