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带机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46403.1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达织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1/06 | 分类号: | D03J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带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带机。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后来,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今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编织织带时自动化的织带机被广泛使用,然而长期使用中发现,目前所使用的织带机仍存在有不足之处,例如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操作不便、性能单一等缺陷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织带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织带机,包括机架,还包括压整机构,所述压整机构包括调节螺杆、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下压板水平固定的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压板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上方且在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调节螺杆依次穿过所述上压板、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下压板与所述立柱螺纹配合的连接,在所述上压板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
所述上压板通过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螺母相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所述立柱通过立柱底座与所述机架相连接,且所述立柱与所述立柱底座螺纹配合的连接。
所述上压板的两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滚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发明在织带被收卷前,通过在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进行压整,可以有效的防止织带表面起皱的情况发生,结构简单实用,又无需人工参与,操作使用也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2,压整机构100,调节螺杆102,上压板104,下压板106,立柱108,第一弹性元件110,螺母112,第二弹性元件114,立柱底座116,滚轴1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见图1所示,一种织带机,包括机架2,和设置于所述机架2上的压整机构100,具体的压整机构100包括一个调节螺杆102、一个水平设置的长方体形上压板104和一个水平设置的长方体形下压板106,其中下压板106水平固定在立柱108的顶端,上压板104位于下压板106的上方且在上压板104和下压板106之间设置有优选为螺旋弹簧的第一弹性元件110,调节螺杆102依次穿过上压板104、第一弹性元件110和下压板106与立柱108螺纹配合的连接,在上压板104的上方设置有与调节螺杆102螺纹配合的螺母112,上压板104通过优选为螺旋弹簧的第二弹性元件114与螺母112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在织带被收卷前,通过在上压板104与下压板106之间进行压整,可以有效的防止织带表面起皱的情况发生,结构简单实用,又无需人工参与,因此使用也较方便,同时在使用时,通过旋转螺母112来压迫上压板104,使上压板104与下压板106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上压板104与下压板106之间的压力的改变,以至于能够对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织带进行压整,提高本发明的适用性。
另外,立柱108的底端通过立柱底座116与机架2相连接,具体的立柱108与立柱底座116螺纹配合的连接,这样通过调节立柱108旋入立柱底座116的深度,就可以改变下压板106和上压板104的实际高度,从而使下压板106和上压板104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实际生产。最后,为减轻织带通过下压板106和上压板104时的阻力,在上压板1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旋转的滚轴1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达织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达织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6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