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6588.6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0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祐奭;文相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5/00;H04L27/26;H04L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吕俊刚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送 接收 信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第一层(L1)信令以及利用该L1信令进行高效的有线广播的接收机。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0980155107.0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KR2009/002515,申请日:2009年5月12日,发明名称: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以及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用户已经接收到高清晰(HD)的运动图像。随着压缩算法的持续发展和硬件性能的提高,未来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环境。数字电视(DTV)系统可以接收数字广播信号并向用户提供多种补充业务以及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数字视频广播(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C2是加入第二代传输系统的DVB家族中的第三个规范。该规范开发于1994年,DVB-C现在已经被部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超过5千万个有线电视调谐器中。与其他的DVB第二代系统一致,DVB-C2使用了低密度的奇偶校验(LDPC)和BCH码的组合。与DVB-C相比,这种强大的前向纠错(FEC)在载波噪声比方面提供了大约5dB的改进。恰当的比特交织方案优化了FEC系统的整体鲁棒性。在通过报头扩展后,这些帧被称为物理层管道(PLP:Physical Layer Pipe)。这些PLP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被复用到数据切片中。向各个切片应用(时域和频域)二维交织,使接收机能够消除突发减损(burst impairment)和如单一频率窜入(single frequency ingress)的频率选择干扰的影响。
随着这些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对诸如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业务的需要增加,并且用户需要的数据的大小和广播信道的数量逐渐上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一种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以及一种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该方法和装置能够大体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以及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其能够改善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以及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其能够改善配置业务的比特的纠错能力。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及特征一部分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一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在研读以下内容后变得清楚。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本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向接收机发送广播数据的发射机,该发射机包括:第一BCH编码器,其被配置成对第一层信令数据进行BCH编码;第一LDPC编码器,其被配置成对经过BCH编码的第一层信令数据进行LDPC编码以生成至少一个LDPC奇偶校验位;打孔装置,其被配置成对所生成的LDPC奇偶校验位进行打孔;第一比特交织器,其被配置成对经LDPC编码的第一层信令数据和经打孔的LDPC奇偶校验位进行比特交织;以及第一QAM映射器,其被配置成将经比特交织的第一层信令数据解复用成单元字,并将所述单元字映射成星座值,其中,所述发射机被配置成处理所述第一层信令数据,所述第一层信令数据具有指示相关联的PLP的类型的PLP类型信息,所述PLP类型信息是公共PLP、经分组的数据PLP和普通数据PLP中的一种,所述公共PLP是包含由多个PLP共享的数据的特定PL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6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