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水胶印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6604.1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4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嘉信包装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4 | 分类号: | C09D11/104;C09D11/102;C09D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水 胶印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油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胶印油墨。
背景技术
无水胶印油墨的组成与一般胶印油墨相似,都由颜料、树脂连结料、溶剂和稀释剂、助剂等构成,常用的树脂以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胶质化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及用亚麻油等植物油改性的醉酸树脂等为主体。由于无水胶印过程中没有润版液的冷却,油墨印刷过程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因而对组成油墨的树脂有特殊流变性能要求。一般要求比普通胶印油墨的粘弹性要高些,而形状要略柔软些,也就是说流动性要好。此外,树脂连接料要有适当的高内聚能物质才能促使油墨完整、清洁地从印版上转移。目前采用的无水胶印油墨成膜理化性质差,固化速度慢,印刷速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动性能好,固化速度快的无水胶印油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
一种无水胶印油墨,它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改性聚酯丙烯酸酯40-50份,粘合剂5-1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5-15份,光引发剂 6-15份,颜料10-15份,抗磨剂0.5-5份,流变助剂 0.1-2份,稳定剂0.1-2份。
优选的,所述的改性聚酯丙烯酸酯为不饱和多苯环树脂改性的丙烯酸酯,其中不饱和多苯环树脂为马来树脂、松香树脂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淀粉、虫胶、水玻璃和松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抗磨剂为金刚石、纳米陶瓷和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夺氢型光引发剂ITX、裂解型光引发剂184、叔胺型助光引发剂EDAB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流变助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滑石粉、膨润土、铝盐、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稳定剂为为碳酸氢钠、醋酸钠、焦磷酸钠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树脂流变性好,连接料的内聚能较高,所得油墨流动性能好,固化速度≥ 10m/min,印刷质量好,清洁无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印刷工艺中的 VOCs 及水污染,提高了印刷品色彩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无水胶印油墨,它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改性聚酯丙烯酸酯45份,粘合剂12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3份,光引发剂10份,颜料13份,抗磨剂5份,流变助剂1份,稳定剂1份。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改性聚酯丙烯酸酯为不饱和多苯环树脂改性的丙烯酸酯,其中不饱和多苯环树脂为马来树脂、松香树脂的混合物。
在本实例中,所述粘合剂为淀粉、虫胶的混合物。
在本实例中,所述抗磨剂为纳米陶瓷和玻璃微珠中的混合物。
在本实例中,所述光引发剂为夺氢型光引发剂ITX、裂解型光引发剂184、叔胺型助光引发剂EDAB中的混合物。
在本实例中,所述的流变助剂为气相二氧化硅、膨润土、铝盐、偶联剂中的混合物。
此外,所述的稳定剂为为碳酸氢钠、焦磷酸钠和氨水中的混合物。
基于上述,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无水胶印油墨与传统胶印油墨相比,其在印刷过程中不需要润版液,提高了印刷效率和产品色彩质量,同时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及火灾隐患,该种油墨流动性能好,固化速度≥ 10m/min,印刷质量好,清洁无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印刷工艺中的VOCs及水污染,提高了印刷品色彩质量。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嘉信包装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嘉信包装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6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环保无水胶印油墨
- 下一篇:水性柔印刮开黑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