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级初榨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46941.0 申请日: 2015-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4789349B 公开(公告)日: 2017-12-26
发明(设计)人: 赖琼玮;周新平;卢芳国;裴健儒;田华;孔英戈;黄闺;曾琴;陈劲松;刘海成;杨耀学;曹仲国;罗秋兰;于德君;刘芳;段文秀;吴丹;成超丽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B1/06 分类号: C11B1/06;C11B1/04;C11B3/00;C11B3/16;C11B7/00;A23D9/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21311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特级 山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本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特级初榨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资源,国外由于资源的匮乏,加工开发极少。目前我国油茶的加工仍是“粗而又初”,现多采用是传统的加工方法,规模小且技术落后,油茶籽带壳加工高温长时,不仅油的得率低,油的质量差、色泽深,而且加工能耗大,成本高,还会导致油茶籽中副产物如茶皂素、多糖、微量营养成分等结构的破坏和生物活性的丧失。已有研究表明毛茶籽油的储存性优于精炼茶籽油,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精炼工艺导致茶籽油中天然抗氧化成分所剩无几,这就要求在茶籽油加工采用较温和的方法,尽量保留抗氧化成分,因此现有工艺不利于油茶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影响了油茶整体效益的发挥。进行油茶加工技术的开发与示范是提升我国油茶产业化水平的客观要求。

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其所结果实为油茶果;油茶果的果壳(即油茶果壳)内含油茶籽(茶籽);油茶籽外层为籽壳,籽壳内为茶籽仁(即油茶籽仁);油茶籽或茶籽仁榨出的油为山茶油。

山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还具有独特的风味,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保健风味食用油的需求逐渐扩大,风味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茶油的风味源于其所含的多种天然风味物质(香味化合物),所述风味物质一部分源于茶籽,一部分是榨油过程中如蒸炒、压榨时,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形成并进入山茶油中。这类风味物质的产生和保留,尤其与压榨方法有很大关系,合理的压榨方法才会使之较多形成并进入山茶油中,否则,要么难以形成这种香味化合物,要么会大量留在茶枯中,要么随着温度升高而流失,所述茶枯是榨油后的固体物。

目前的山茶油压榨生产工艺可以产生和保留一些茶油天然风味物质,但其中较高温度条件下的各种处理,容易产生毒性很大的苯并芘,导致茶油苯并芘含量超出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造成食用安全问题。

苯并芘是有机物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系列多环芳烃中最重要的、具有遗传毒性(即致畸性和生殖毒性)和致癌性的稠环芳烃,以苯并(a)芘(英文缩写BaP)为常见。油茶籽富含有机物质,在高温蒸炒以及能够产生高温的压榨过程中,易焦化产生苯并(a)芘并进入山茶油中。

虽然通过榨油后的精炼过程,包括添加足够多的吸附助剂如活性白土、活性炭,可以有效去除苯并(a)芘,但同时也容易将一部分所述风味物质去除;常用的真空蒸馏脱臭过程,也容易将一部分所述风味物质去除,从而使茶油的独特风味(香味化合物)消失或不够浓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中国专利ZL200610031452 .1公开了一种油茶籽油物理低温冷榨技术新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将采集后的油茶球果晒干、破壳、低温贮存后熟、选籽、清理、剥壳分离、轧胚、冷榨、多重过滤、低温过滤、吸附脱色、真空水蒸气蒸馏脱臭,制得成品茶油。该工艺方法简便易行,低温压榨过程不丧失油中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茶油本身的香味;精炼过程二次污染较小;得到的压榨茶籽油,呈现油色清亮的外观色泽,优于CB11765-2003一级压榨茶籽油标准。

中国专利201110087757.5公开了一种油茶籽油低温冷榨及二元连续式精炼加工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压榨、浸出、脱胶脱酸、脱色、脱臭以及冬化脱腊等工艺步骤;本发明采用低温干燥、低温压榨技术和活性碳与活性白土二元混合脱色技术对油进行吸附脱色,避免了苯并芘、焦化物和碳化物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中国专利201110227184.1公开了一种茶籽油的低温物理冷榨工艺,主要包括茶籽后熟、选籽、冷榨获得毛油、毛油粗滤、低温过滤,低温过滤后进行中温脱水脱色:将低温过滤后的茶籽油置于脱水桶中搅拌,然后加入茶籽油3~7%重量的水,搅拌至脱水桶内无水雾为止,多重过滤后进入第二脱水桶搅拌,水蒸气脱水脱色至水分含量为0,在80℃~100℃打开开关闸,多重过滤后得成品茶籽油,本发明而采用中温蒸发水蒸气脱水脱色处理,避免了白土等化学物质与茶籽油直接接触带来的污染,不会丧失茶籽油中的生育酸、解鲨烯、甾醇等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本身特有的清香,所得茶籽油呈现茶籽油本身黄色清亮的外观色泽,优于GB11765-2003一级压榨茶油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6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