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型石化高爆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8373.8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良;芦逸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石化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化领域的防爆供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控制开始供电和停止供电的防爆型石化高爆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化工等罐车装车过程中,为了防止冒罐等事故的发生,要求灌装时必须配备“液体高位报警器”(简称“高爆器”)。当灌装液体到达一定液位时,“高爆器”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注意,并控制关闭阀门停止灌装。
目前许多“高爆器”采用连续供电模式,即“高爆器”电源使用站台上的24V直流电源,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一直通电。而实际上,每天灌装时间只有几小时,大多数时间是处于等待状态,高爆器这样一直通电,既白白浪费能源,同时又影响“高爆器”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高爆器供电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防爆型石化高爆供电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高爆器供电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高爆器供电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防爆型石化高爆供电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自动控制对高爆器供电的开始和停止,在罐车准备灌装时自动对高爆器开始供电,在灌装完成后自动停止对高爆器的供电,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爆型石化高爆供电装置,包括防爆盒1、防爆型指示灯3和控制器板2,其中控制器板装在防爆盒内,指示灯装在防爆盒外,且所述控制器板上设有控制该供电装置的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包括:输入端子A,其具有多个信号输出端,包括停止供电信号输出端、开始供电信号输出端和电源电压输出端;停止供电控制电路B,其输入端连接输入端子A的停止供电信号输出端;开始供电控制电路C,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端子A的开始供电信号输出端和电源电压输出端,该输入端子A接收的输入信号皆来自站台;电容器D,其一端连接停止供电控制电路B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开始供电控制电路C的第一输出端;以及输出端子E,其输入端连接开始供电控制电路C的第二输出端,其输出端输出供电电压。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防爆型石化高爆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的停止供电控制电路B包含第一整形电路I、第一加速电路II、控制单元III和停止供电指示灯控制电路IV,其中第一整形电路I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子A的停止供电信号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第一加速电路II的输入端,第一加速电路II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III,停止供电指示灯控制电路IV则并联在第一加速电路II的两端;所述的电容器D的一端连接停止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连自锁电路V;所述的开始供电控制电路C包含第二整形电路VII、第二加速电路VIII、自锁电路V和开始供电指示灯电路VI,其中第二整形电路VII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子A的开始供电信号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第二加速电路VIII的输入端,第二加速电路VIII的输出端连接连接自锁电路V,且该自锁电路V还有连接端子分别连接输入端子A的电源输出端,电容器D的另一端以及开始供电指示灯电路VI;以及所述的输出端子E的输入端与开始供电指示灯电路VI并联后连在自锁电路V上。
前述的防爆型石化高爆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的供电系统更包含开测试电路F和关测试电路G。
前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的开测试电路F一端连接在开始供电控制电路C的第二整形电路VII上,另一端连接在输入端子A的电源输出端。
前述的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的关测试电路G,其一端串联在停止供电控制电路B的第一加速电路II和停止供电指示灯控制电路IV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在自锁电路V与输出端子E相连的连接端上。
前述的防爆型石化高爆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的停止供电控制电路B中的控制单元III由第十电阻R10、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一三极管Q1组成,且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端连接第一加速电路II的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连接电容器D的一端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且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连接输入端子A的电源电压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8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析电子设备故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拟合法的回弹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