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钛/氧化铁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9172.X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6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兴忠;朱文均;王子晨;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1 | 分类号: | H01M4/1391;H01M4/4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氧化铁 复合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铁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高能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摄像机和电脑等各类小型便携式装置,同时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产业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石墨基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其储锂比容量通常小于350mAh g-1,这种较低的比容量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另外,这种石墨基负极材料的嵌锂电位与金属锂相近,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出现锂枝晶,导致电池短路,从而出现安全问题。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比容量和安全性更好的的负极材料越发重要。
二氧化钛材料被认为是一种优异的负极材料,其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的脱嵌锂电压平台在1.75V左右,有效的避免了锂枝晶的产生,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安全。另外其钛氧形成八面体结构,这种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比较小,使得循环性能比较稳定。但是,尽管二氧化钛的理论比容量达到335mAh g-1,但在实际使用中一般每摩尔的二氧化钛仅能实现脱嵌0.5摩尔的锂,比容量约为168mAh g-1,较低的比容量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近年来,具有较高理论比容量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Fe2O3、Co3O4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Fe2O3的储锂容量高达约1008mAh g-1,接近于传统石墨基负极比容量的3倍。为此,将Fe2O3材料与二氧化钛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有效利用Fe2O3的高比容量和二氧化钛的稳定的循环性能,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目前现有Fe2O3材料与二氧化钛材料进行复合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水热法或化学沉淀法合成其中一种材料(Fe2O3或者二氧化钛),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负载另外一种材料(二氧化钛或者Fe2O3),最后得到Fe2O3与二氧化钛的复合材料,这种方法步骤繁琐,周期比较长,能耗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目前还未见报导一步法Fe2O3材料与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9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