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规模电力系统病态潮流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49181.9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天;严正;赵文恺;张逸飞;曹路;李建华;范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规模 电力系统 病态 潮流 分析 系统 | ||
1.一种大规模电力系统病态潮流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PA数据接口模块、用于实现潮流计算中的稀疏矩阵相关处理的稀疏矩阵计算模块、系统建模模块、潮流计算模块和潮流结果分析模块,其中:BPA数据接口模块接收电网数据文件,并分别与潮流计算模块和系统建模模块相连并提供API;稀疏矩阵计算模块与潮流计算模块相连并提供API,实现计算过程中大规模稀疏矩阵求解的计算功能;系统建模模块根据BPA数据接口模块提供的API,实现大规模电力系统建模,即生成各电力元器件的已知量并形成初始潮流方程;潮流计算模块根据BPA数据接口模块以及稀疏矩阵计算模块提供的API,依据预设配置选取对应算法,对系统建模模块形成的潮流方程进行求解,并形成潮流计算结果至潮流结果分析模块;潮流结果分析模块对潮流计算结果收敛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中的静态最低、最高电压指标,完成病态潮流的电压稳定性分析,输出各节点的电压、功率、各支路的功率流动以及电压稳定性等潮流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算法包括:自适应LM算法、NR算法、PQ分解算法、PQ分解算法+NR算法,其中:
所述的自适应LM算法采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的LM计算流程,根据初始潮流方程,形成Jacobian矩阵J,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组dk=-(J(x(k))TJ(x(k))+μI)-1J(x(k))TF(x(k)),并根据设定的收敛条件,进行收敛判断、越界判断和节点类型转换,最终实现潮流方程求解;
所述的NR算法采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下的NR计算流程,根据初始潮流方程,形成Jacobian矩阵J,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组,并根据设定的收敛条件,进行收敛判断、越界判断和节点类型转换,最终实现潮流方程求解;
所述的PQ分解算法采用XB型或BX型的PQ分解计算流程,根据初始潮流方程,形成B’和B”矩阵,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组,并根据设定的收敛条件,进行收敛判断、越界判断和节点类型转换,最终实现潮流方程求解;
所述的PQ分解算法+NR算法是指:先采用XB型或BX型的PQ分解计算流程,迭代指定次数后作为NR算法的初值,采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下的NR计算流程,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组,最终实现潮流方程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91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