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热震性抗冲击地砖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9828.8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4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孟平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C04B33/2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44308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热 震性抗 冲击 地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热震性抗冲击地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地砖花色品种非常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按材质可分为釉面砖、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等。
地砖在使用过程中承重过高,则容易开裂,尤其是重物不小心掉在地上,会将其砸碎,同时周围环境温差较大时,其抗冲击性能降低,更易出现裂痕,影响美观,且不易更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热震性抗冲击地砖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地砖的抗热震性和抗冲击性优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热震性抗冲击地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6-21份粘土、1-9份长石、5-15份重晶石粉、2-8份氧化铝、13-25份紫砂土、5-14份二氧化锡、6-19份铬丝、3-11份钛白粉、4-12份阻燃剂、1-7份稳定剂粉碎后混合,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料过筛后加入体积比为10-20%的水,经成球机制成粒径为3-5mm的生料球;
(3)将步骤(2)所得生料球采用气压机冲压成型,得到厚度为5-20mm的胚料;
(4)将步骤(3)所得胚料放入窑炉内烧制后经低温烘干、磨边、抛光,即得所述抗热震性抗冲击地砖。
上述步骤(1)中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氯化石蜡中的一种。
上述步骤(1)中稳定剂为硬脂酸锌或硫酸锌中的一种。
上述步骤(1)中混合温度为140-200℃,时间为45-60min。
上述步骤(2)中筛网目数为120-200目。
上述步骤(3)中冲压的压力为4.1-5.2MPa,时间为6-11min,
上述步骤(4)烧制过程中温度为1400-1500℃,时间为4-10h。
上述步骤(4)中低温烘干过程中温度为35-45℃,时间为3-6h。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地砖由于组分之间协同增效,不仅破坏强度在785-810N之间,表面无明显缺陷,而且抗热震性和抗冲击性有了很大提高,在15℃和145℃ 经过10次循环实验后未出现裂纹,恢复系数在0.74-0.84之间,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热震性抗冲击地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6-21份粘土、1-9份长石、5-15份重晶石粉、2-8份氧化铝、13-25份紫砂土、5-14份二氧化锡、6-19份铬丝、3-11份钛白粉、4-12份三氧化二锑、1-7份硫酸锌粉碎后混合,得到混合料,其中混合温度为140-200℃,时间为45-60min;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料120-200目筛网过筛后加入体积比为10-20%的水,经成球机制成粒径为3-5mm的生料球;
(3)将步骤(2)所得生料球采用气压机冲压成型,冲压的压力为4.1-5.2MPa,时间为6-11min,得到厚度为5-20mm的胚料;
(4)将步骤(3)所得胚料放入窑炉内,1400-1500℃温度下烧制4-10h,35-45℃温度下低温烘干3-6h,经磨边、抛光后即得所述抗热震性抗冲击地砖。
实施例2
一种抗热震性抗冲击地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6-21份粘土、1-9份长石、5-15份重晶石粉、2-8份氧化铝、13-25份紫砂土、5-14份二氧化锡、6-19份铬丝、3-11份钛白粉、4-12份氯化石蜡、1-7份硬脂酸锌粉碎后混合,得到混合料,其中混合温度为140-200℃,时间为45-60min;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料120-200目筛网过筛后加入体积比为10-20%的水,经成球机制成粒径为3-5mm的生料球;
(3)将步骤(2)所得生料球采用气压机冲压成型,冲压的压力为4.1-5.2MPa,时间为6-11min,得到厚度为5-20mm的胚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孟平;,未经李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9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