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电传感技术的防盗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9945.4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2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霖;刘永;杨先明;张晓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1 | 分类号: | G08B13/1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电 传感 技术 防盗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光电传感技术的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报警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汽车防盗,仓库大门,以及家庭保安系统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报警系统。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报警系统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报警系统通常采用触摸式、开关式等。这类报警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具有应用范围窄,且安全性能不好的缺陷。如何解决上述的缺陷则是人们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防盗报警系统应用范围窄且安全性能不好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光电传感技术的防盗报警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光电传感技术的防盗报警系统,由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与接收电路相连接的放大电路,与放大电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以及与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报警电路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射电路由振荡芯片U,三极管VT1,一端同时与振荡芯片U的RE管脚和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2和电容C1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P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容C2和发光二极管D2后与振荡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组成;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振荡芯片U的DIS管脚与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THR管脚和TRI管脚均与电阻R2和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接、GND管脚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CONT管脚与发光二极管D2和电容C2的连接点相连接。
所述的接收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D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3;电容C3的正极与光敏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放大电路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光敏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6后与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D3的N极与放大电路相连接。
所述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1,放大器P2,单向晶闸管D5,N极与触发电路相连接、P极经电阻R3后与光敏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串接在放大器P1的正极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8,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单向晶闸管D5的控制极相连接的电阻R9,正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后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4,N极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P极则与电阻R6相连接的二极管D6,负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正极接地的电容C5,一端与放大器P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的电阻R7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正极与电阻R5相连接,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相连接,单向晶闸管D5的N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P极则与电容C4和电阻R10的连接点相连接。
所述的触发电路由触发芯片U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一端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触发芯片U1的IN1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2,负极与触发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正极与触发芯片U1的IN1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6,正极与触发芯片U1的IN2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同时接地的电容C7,正相端与触发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反相端与报警电路相连接的非门K,N极与非门K的反相端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4,N极与非门K的反相端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组成;所述触发芯片U1的VCC管脚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OUT管脚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集电极与报警电路相连接、发射极与报警电路相连接的同时接地。
所述的报警电路由双向晶闸管D9,单向晶闸管D10,负极与单向晶闸管D10的控制极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一端与单向晶闸管D10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5后与双向晶闸管D9的控制极相连接的电阻R16,一端与电阻R16和电阻R15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双向晶闸管D9的第二阳极相连接的电阻R17,以及正极与双向晶闸管D9的第二阳极相连接、负极与单向晶闸管D10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9组成;所述单向晶闸管D10的N极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D9的第一阳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控制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9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与脸部识别的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感应卡自动刷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