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数控曲面印刷机的步进分度转盘及模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0118.7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1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霞;王贤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贤淮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祁增颢律师事务所44318 | 代理人: | 曾琦 |
地址: | 515638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控 曲面 印刷机 步进 分度 转盘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圆锥形、圆柱形曲面印刷机或者其他曲面印刷机的步进分度转盘及模把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曲面印刷机的步进分度转盘及模把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曲面印刷机只能实现一次印刷固化,对于要求一层底色背景再在底色背景上叠加一层图文的产品,现有技术无法一次完成,传统的技术是将印刷固化好底色背景的承印物再次印刷固化,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耗能高,而底色背景与图文难以准确重叠,印刷精度及清晰度差。为了实现一次完成两次印刷两次固化,必须要求第二次印刷时与第一次印刷时同一模把的位置不能有丝毫的偏差,然而,现有技术的步进分度转盘模把机构连接柄安装在分度转盘的安装孔的一端是圆柱状的直柄,这种结构在工作过程中,连接柄与分度转盘之间容易松动,对于传统曲面印刷机而言,由于只有一次印刷一次固化,尚能勉强满足传统曲面印刷机的要求,也不至于埙坏UV灯管。但是,可对于一次完成两次印刷两次固化的曲面印刷机而言,传统的分度转盘及模把机构难以满足两次印刷的精度要求,现有的连接柄不但影响印刷质量而且有容易发生埙坏两次双层墨印刷固化装置,再者连接柄因需经常换规格而频繁拆卸,安装拆卸现有的连接柄的效率也比安装拆卸本发明的设有锥度的连接柄的效率差得多。在印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时代,传统技术的分度转盘模把机构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牢固不易松动、精准度高和操作方便快捷的分度转盘模把机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牢固不易松动、精准度高的用于数控曲面印刷机的步进分度转盘及模把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数控曲面印刷机的步进分度转盘及模把机构,包括有模把、连接柄、分度转盘,连接柄包括有转盘连接部和模把安装部,连接柄的转盘连接部设置成锥台状,分度转盘设置有与连接柄的转盘连接部配合的安装孔,连接柄的转盘连接部插置于安装孔并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模把装置于连接柄的模把安装部。
优选的,还包括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设置有支撑架、四根传动轴、四个变距螺旋和驱动装置,四根传动轴可调节位置地设置于支撑架,且四根传动轴通过同步传动机构由驱动装置同步驱动自转,每个变距螺旋分别固定在一根对应的传动轴,变距螺旋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的螺距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四根变距螺旋之间形成物料通道。
更优选的,还设置有指令送料的电磁阀及辅助送料气枪,辅助送料气枪装设于支撑架,指令送料的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辅助送料气枪的出气口对准承印物的开口外沿以实现辅助送料;工作时,指令送料的电磁阀控制辅助送料气枪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朝承印物的开口外沿在承印物被送出所述变距螺旋的瞬间喷射高压气体。
优选的,还设置有卸料气枪及指令卸料的电磁阀,卸料气枪设置于卸料工位的两侧,指令卸料的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卸料气枪的出气口对准承印物的开口外沿以实现辅助卸料;工作时,指令卸料的电磁阀控制卸料气枪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朝承印物的开口外沿配合模把向外吹气卸料的瞬间喷射高压气体。
优选的,
连接柄的内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连接柄气道,连接柄的转盘连接部的中部内凹并与安装孔的侧壁面形成中转气室,连接柄气道与中转气室相通; 模把的内部设置有模把气室,模把气室与连接柄气道相通,一个模把与一个连接柄构成一个模头单元;
还设置有气道盘,气道盘开设有弧形气道、第一独立气道、第二独立气道及第三独立气道,弧形气道、第一独立气道、第二独立气道及第三独立气道分别通过设置有电磁阀的气管与气泵连通,所有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弧形气道与分别位于接料、传送、电晕、顶料底、印刷共计五个工位的五个模头单元的中转气室相通;第一独立气道与位于传送或者次品卸料工位的模头单元的中转气室相通;第二独立气道与位于固化工位的模头单元的中转气室相通;第三独立气道与位于卸料工位的模头单元的中转气室相通;
气道盘与分度转盘紧贴,分度转盘在步进分度器的驱动下相对于气道盘转动使得安装于分度转盘的全部连接柄的连接柄气道按序依次经过弧形气道、第一独立气道、第二独立气道及第三独立气道来分别实现各工位的模头单元上承印物的吸紧或吹出的功能需要。
更优选的,模把底部的气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气孔均布于模把底部的圆周外沿。
优选的,模把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硬质氧化膜。
更优选的,模把的一端外部设置有旋转钢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贤淮,未经王贤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0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