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连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0828.X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7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T.M.斯特里克;J.科斯特;M.J.阿林格尔;S.W.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2 | 分类号: | H01M8/04082;H01M4/86;H01M4/88;H01M8/00;H01M8/0206;H01M8/0232;H01M8/1231;H01M8/1246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严志军;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连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装置 | ||
1.一种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包括:
歧管(21),其包括致密且气密性的平坦表面(24),其对于与对应的电化学装置相关联的燃料气体是不可渗透的;
多孔材料(22),其包括可渗透的平坦表面(23),其与所述致密且气密性的平坦表面(24)侧向接触,以形成第一电极互连部,其中在所述致密且气密性的平坦表面(24)和所述可渗透的平坦表面(23)之间的互连连结部(30)包括暴露的平坦表面(38),其基本上是平的,并且没有不连续性、转角和接缝,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致密且气密性的平坦表面(24)、所述可渗透的平坦表面(23)和所述暴露的平坦表面(38)位于单个平面中,其对于所述致密且气密性的平坦表面(24)、所述可渗透的平坦表面(23)和所述暴露的平坦表面(38)是公共的;以及
电极材料(26),其沉积到所述互连连结部(30)的暴露的平坦表面(38)、所述可渗透的平坦表面(23)和所述致密且气密性的平坦表面(24)上,并且完全覆盖它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性表面(23)中的最大多孔性开口尺寸在直径上小于2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性表面(23)中的最大多孔性开口尺寸在直径上小于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解质(28),其沉积到所述电极材料(26)上,其中所述电解质(28)基本上密封了所述第一电极材料(26),并且在氧化剂和所述燃料气体之间提供了流体屏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且气密性的平坦表面(24)包括在氧化剂和所述燃料之间的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包括粉末原料,其热喷雾沉积到所述互连连结部(30)的暴露的平坦表面(38)、所述可渗透的平坦表面(23),以及所述致密且气密性的平坦表面(24)上,并且完全覆盖它们,以形成阳极/致密的支承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平均最大电极粉末原料粒度在直径上等于或大于100nm,并且在直径上等于或小于50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21)是连续的,并且完全包绕所述多孔材料(22),使得在所述歧管(21)和所述多孔材料(22)之间只存在单个互连连结部(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歧管和互连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21)是连续的,并且完全包绕所述多孔材料(22),使得在所述歧管(21)和所述多孔材料(22)之间存在多个互连连结部(30),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多个互连连结部(30)位于单个平面中,其对于所述多个互连连结部(30)是公共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08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下一篇:电池堆及其电池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