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以及其中使用的非水电解液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1471.7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宫城秀和;加藤竜一;横沟正和;宇尾野宏之;松本一志;佐藤智洋;古田土稔;中岛孝之;铃木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以及 其中 使用 水电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至少包含:将正极和负极夹着微多孔膜隔板而构成的电极组、以及在非水溶剂中含有锂盐而形成的非水电解液,并且将它们装在电池外壳中,其中,
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分别在集电体上形成活性物质层,该活性物质层含有能够吸留和放出锂离子的活性物质;
该非水电解液含有二氟磷酸盐,并且其在全部非水电解液中的含量为10ppm以上;
并且,该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6]的性质,
结构[6]:所述二次电池的形成上述电池外壳的外壳材料是如下的外壳材料:电池内部的内面侧的至少一部分包含使用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片材,在容纳所述电极组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使所述热塑性树脂层彼此热封而将所述电极组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0.01质量%~5质量%选自硝酸盐和二氟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相对于所述锂二次电池的电池外壳的不包括突起部分的体积,该电极组的体积的比率为0.7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该锂二次电池具有有底方形形状的电池外壳,并且该电池外壳的面积最大的面的面积S1的2倍与电池外形的厚度T的比率、即2×S1/T的值为100以上,所述S1是除了端子部分的外形尺寸的宽度和高度的乘积,其单位为cm2,所述T的单位为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具有叠层的电极组,其中,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周边长度的总和L和电极面积S2的2倍之比、即L/(2×S2)为1以下,所述L的单位为cm,所述S2的单位为cm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是具有卷绕的电极组的有底筒型形状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的长尺寸方向的长度相对于短尺寸方向的长度的比率为15~2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锂二次电池的所述正极的电极面积的总和相对于外壳表面积的面积比为15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微多孔膜隔板具有通过加热而使孔闭塞的性质,并且形成该电池外壳的外壳材料是如下的外壳材料:电池的内面侧的至少一部分由包含使用熔点比所述微多孔膜隔板的孔开始闭塞的温度高的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片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形成该电池外壳的外壳材料由至少叠层有铝层和热塑性树脂层的叠层片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用于如下用途:安装在车辆上,其功率至少供给到车辆的驱动系统。
11.一种组电池,其是将5个以上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串联连接而形成的。
12.一种组电池,其是将多个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连接而成的组电池,其中具有用于使电池保持在一定温度以下的冷却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电池,该组电池用于如下用途:安装在车辆上,其功率至少供给到车辆的驱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14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顶盖与电极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