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线性优化策略的SBAS‑DInSAR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1811.6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平;王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线性 优化 策略 sbas dinsar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线性优化策略的SBAS-DInSAR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输入包含地表形变信息的长时间SAR图像序列,设共有K+1幅SAR图像,获取时刻分别为t0,t1,…,tK,其中K是正整数;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配准、干涉、去除参考面相位、去除地形相位,获得差分干涉相位图像序列;设所述差分干涉相位图像序列包括M幅差分干涉相位图像,其中M是正整数;第j幅差分干涉相位图像中主图像和辅图像的获取时刻分别为和j是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IEj和ISj是小于或等于K的非负整数,且IEj>ISj;
步骤二:对所述差分干涉相位图像序列,基于振幅信息提取高相干点,设高相干点的数量为H,其中H是正整数;第h个高相干点记为xh,第j幅差分干涉相位图像中第h个高相干点的非缠绕差分干涉相位记为其中h是小于或等于H的正整数;
步骤三:对第j幅差分干涉相位图像的第h个高相干点xh有:
其中,和分别为高相干点xh在时刻和时刻由于地表形变引起的相位;
步骤四:建立目标函数:
式中,
其中,i是虚数单位;(D)pq为矩阵D第p行第q列的元素,p为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q为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K的正整数,tq和tq-1分别是第q幅和第q-1幅SAR图像的获取时刻,ISp和IEp分别是第p幅差分干涉相位图像中主图像和辅图像的序号,第p幅差分干涉相位图像由获取时刻为和的SAR图像干涉生成;λ为雷达波长;ζh为目标函数f(ζh)的自变量;为由1构成的列向量;的第j个分量表示第j幅差分干涉相位图像中第h个高相干点的缠绕差分干涉相位;
步骤五:通过拟牛顿法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第一次优化,提取高相干点的线性形变速率;
步骤六:以线性形变速率作为迭代初值,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第二次优化,计算总形变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18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飞行时间测距装置之间交换信息
- 下一篇:一种斜视SAR地面动目标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