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与结合齿的优化焊接方法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2218.3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2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邱永华;储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2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结合 优化 焊接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变速器制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齿轮与结合齿的优化焊接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变速器中的核心零部件,换档齿轮与结合齿的焊接结构直接影响变速器的换档性能。目前已公开的涉及换档齿轮与结合齿的焊接结构,存在很多缺陷,如焊接点受力不均匀;焊接形成的高温空气熔入焊缝中形成气泡,影响焊接强度;焊接结构不合理造成焊接作业困难,焊接部质量检查困难;焊接装配精度不高等。因此,设计一种优良的齿轮与结合齿的焊接结构,规避所述的缺陷能够大大提高汽车变速器的工作性能。
邵亮在“变速器从动齿轮疲劳开裂分析”(2012年第6期汽车工艺与材料)中提出:为确定某轻型变速器从动齿轮早期疲劳开裂的原因,对开裂齿轮进行了断口宏观分析、焊缝熔深的测量、金相组织和硬度检验。在理化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微观断口形貌和断裂机制对从动齿轮疲劳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疲劳开裂起源于电子束焊接焊缝的边缘,为多源性扭转正应力疲劳开裂,后续转化成为齿轮轮毂的疲劳开裂;导致疲劳开裂的原因是焊缝的熔深不足,而焊缝熔深不足则与电子束倾斜偏离接合缝有关。
唐忠荣,张翊在“汽车同步器齿环相关设计参数分析”中提出变速器换挡力的大小是评价整车操控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汽车同步器齿环的设计合理与否,对变速器换挡力有重要影响。分析同步器齿环工作过程中相关参数对换挡力的不同影响,对在设计中寻求较合理的同步齿环相关参数进行了探讨。
焊接工艺中的主要问题是,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使得零件空腔里的空气大量膨胀,空气得不到排除的话,会导致零件空腔里的压强增大,既影响焊接件的接合紧密性,又会形成焊缝气泡,造成焊缝强度变弱。另外,在焊接工艺中,焊缝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配合面深度的二分之一才能保证焊缝的强度。但为了提高汽车变速器的换档性能,需要提高档位齿轮和结合齿配合面的精度等级要求,以增加焊接处端面的加工精度,但这样也会增加零件加工难度,提高制造成本。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186835U公开(公告)日2015.03.04,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汽车变速器同步器,包括档位齿轮、结合齿和摩擦锥环为分体式结构,档位齿轮的后侧轴向延伸部上设有档位齿轮外花键,结合齿的外圆周上设有结合齿外花键,结合齿的内圆周上设有结合齿内花键,结合齿上设有沿圆周均匀阵列的若干个插孔;摩擦锥环上设有与插孔匹配对应的若干个爪,摩擦锥环的内壁上和同步环的外壁上均设有散热盲槽,散热盲槽内设有散热硅胶条。但该技术中的档位齿轮和结合齿通过内外花键结合在一起,可能产生周向和轴向的窜动,没有焊接的结合强度高;而且通过花键连接,对装配要求很高,容易造成较大的累积误差;零件工作时间久了,甚至会出现连接松动的现象,从而导致零件失效。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785576,公开(公告)日2006.06.14,公开了一种焊接技术领域的齿轮激光焊接加工方法,通过对焊接的基本参数的调整,以及增加预焊、后焊步骤,来确保焊接合金结构钢的熔深及焊后扭矩达到要求,具体步骤为:机加工过程控制、焊前清洗、焊前清洁、预焊、深熔焊、后焊、保护气体流量控制;所述的焊接的基本参数包括离焦量、深熔焊功率、深熔焊线速度。但该技术中焊接产生的大量高温空气在焊接面无法排出,熔入焊缝中形成气泡,影响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所述的不足,提出一种齿轮与结合齿的优化焊接方法及结构,通过巧妙设计,既保证了零件的装配精度要求,又降低了加工成本,最终实现焊接后焊接处受力均匀、焊接稳定性高的效果,并且形成的焊缝位于零件的端面外侧,方便焊接作业以及焊接部的质量检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与结合齿的优化焊接方法,在档位齿轮和结合齿的配合面的待焊接位置内侧依次设置用于降低配合面的磨削面积的第一空穴和与之相连通的第二空穴,该第二空穴与配合面的待焊接位置相对侧相连通,从而实现焊接过程中的排气。
所述的第一空穴和第二空穴之间设有连通通道。
所述的降低配合面的磨削面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档位齿轮和结合齿的配合面上分别设置匹配的环形槽以组合构成第一空穴,通过在第一空穴的左侧进行焊接,右侧用于定位。由于上述环形槽导致配合面的总长变短,使得焊接深度变短,降低了焊接工作的难度,同时保证了焊接处的受力均匀。
所述的第二空穴通过设置散热通道实现排气,该散热通道位于配合面的待焊接位置相对侧。
基于上述焊接所形成的焊缝位于零件的端面外侧,方便焊接作业以及焊接部的质量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2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转向柱凸焊的上电极
- 下一篇:筒体缺陷焊接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