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基填料质量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2753.9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良;肖金凤;邢亮;杨永强;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6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填料 质量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路基填料质量检测仪。
背景技术
路基作为铁路、公路及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填筑质量对保证线路平顺、车辆快速安全运行,降低运营后路基病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路基填料的控制是保证路基填筑质量及控制工后沉降的首要环节。目前,我国铁路对于填料选用主要采用限制填料粒径、控制填料组别,并在路基大面积填筑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段工艺性填筑试验的方法,判断填料的适用性。这种方法对于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验证填料是否适用,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现场试验段工艺性填筑中出现碾压后检测指标不能满足压实标准要求时,只能将已填筑碾压的填层挖开换填,直到碾压后检测指标满足压实标准;多次重复试验,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且影响施工效率。
现有技术中,公路采用承载比试验控制填料力学性能,但室内承载比试验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速度快、动态加载、结果能反映路基填料力学特性的路基填料质量检测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路基填料质量检测仪,包括加载装置、荷载块、试验筒及电子测试装置;
所述加载装置包括挂钩装置、连接杆、落锤;
所述连接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导向杆、承载装置和贯入杆,所述导向杆上部与所述挂钩装置连接,所述落锤安装于挂钩装置与承载装置之间导向杆上;
所述落锤的下端的内部装有弹簧;
所述承载装置内部装有力传感器;
所述贯入杆的断面为圆形,其顶部装有测振传感器;
所述试验筒包括底座和至少一层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内装有填料;
所述荷载块为中空的圆柱型,放在所述圆柱筒内填料的上方,所述贯入杆从所述荷载块的中空部插入;
所述电子测试装置通过导线与测振传感器和力传感器连接。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基填料质量检测仪,由于包括加载装置、荷载块、试验筒及电子测试装置;加载装置包括挂钩装置、连接杆、落锤;连接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导向杆、承载装置和贯入杆;承载装置内部装有力传感器;贯入杆顶部装有测振传感器。检测速度快、动态加载、结果能反映路基填料力学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基填料质量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1-挂钩装置,2-落锤,3-弹簧,4-导向杆,5-承载装置,6-力传感器,7-圆柱筒,8-底座,9-测振传感器,10-荷载块,11-电子测试装置,12-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路基填料质量检测仪,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加载装置、荷载块、试验筒及电子测试装置;
所述加载装置包括挂钩装置、连接杆、落锤;
所述连接杆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导向杆、承载装置和贯入杆,所述导向杆上部与所述挂钩装置连接,所述落锤安装于挂钩装置与承载装置之间导向杆上;
所述落锤的下端的内部装有弹簧;
所述承载装置内部装有力传感器;
所述贯入杆的断面为圆形,其顶部装有测振传感器;
所述试验筒包括底座和至少一层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内装有填料;
所述荷载块为中空的圆柱型,放在所述圆柱筒内填料的上方,所述贯入杆从所述荷载块的中空部插入;
所述电子测试装置通过导线与测振传感器和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导向杆、承载装置及贯入杆为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中,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落锤下落产生的冲击力。荷载块用于贯入杆导向同时避免周围土体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圆柱筒数量。电子测试装置可显示检测结果并现场打印。
本发明的路基填料质量检测仪的测试原理是:
加载装置的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通过落锤内部弹簧结构及承载装置将力传递至贯入杆。贯入杆在该力的作用下贯入试验筒中的填料内。该过程产生的冲击力及填料变形,通过力传感器及测振传感器检测,检测信号通过导线传递至电子测试装置处理。该力值及变形值的相关关系反映了填料的力学特性,可用于指导现场填料的级配及碾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与传统试验方法相比,该测试仪采用动态加载、无需反力装置,快速检测填料力学状态。
2、加载装置中导向杆、承载装置及贯入杆一体化设计便于携带,无需拆装,减少试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2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