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灰色二维码的识别方法与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3561.X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5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照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灰色 二维码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的改进,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灰色二维码的识别方法与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这些二维码的信息密度都比传统的一维码有了较大提高,如PDF417的信息密度是一维码CodeC39的20多倍。在二维码标准化研究方面,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已完成了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码制的符号标准。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还成立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QR Code的国际标准(ISO/IEC18004:2000《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技术规范—QR码》),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维码的ISO/IEC标准草案。在二维码设备开发研制、生产方面,美国、日本等国的设备制造商生产的识读设备、符号生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二维码应用系统。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不仅已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码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
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
随着技术的发展,二维码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二维码通常只能容纳一千多个字节,例如500个汉字左右,存在信息存储量小的不足,并且由于其规则限制,导致所能够扩容的最大容量不超过现有容量的平方数。而随着手机等扫码硬件的发展,摄像技术已经能够获取精细的图像。
彩色二维码技术已经出现,但是其超越了现有大部分的扫码硬件的摄像技术,并且,由于彩色的复杂性不利于在印刷品中实现,例如街贴、报纸等,即使是小批量印刷或者打印,也普遍存在有色差问题,不利于精确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灰色二维码的识别方法与识别装置。
本发明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灰色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二维码;去噪,灰度化,获取定位区;根据定位区进行定位;从信息区读取各具有多个灰阶的信息码元,解码后输出存储信息。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根据灰阶数量对信息区进行解码。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还根据信息码元的大小对信息区进行解码。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根据所述灰阶数量对应的各信息码元,对信息区进行解码。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根据定位区进行定位时,还从定位区获取灰阶数量信息。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根据定位区进行定位时,还从定位区获取关联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其它关联二维码。
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判断存在其它关联二维码时,还通过所述关联信息获取其它关联二维码的关联链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照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矽照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3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