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锰载银纳米粒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4820.0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强;杨振前;陈永祥;彭俊英;邓修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8 | 分类号: | B01J23/68;B01D53/90;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锰 纳米 粒子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二氧化锰载银纳米粒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银盐和稳定剂的混合溶液;
(2)将二氧化锰载体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混合溶液中,搅拌2~10min后,超声分散5s~2min,再搅拌5~20min,得到悬浊液;
(3)将还原剂溶液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悬浊液中,在-0.09~-0.1Mpa压力与40~80℃温度下搅拌1~40h,然后于室温下冷却,过滤,清洗3~7次,在50~160℃下烘干5~12h;
(4)将步骤(3)中得到的产品于200~520℃灼烧1~9h,得到所述二氧化锰载银纳米粒子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溶液中银盐的浓度为0.001~0.05mol/L,稳定剂的浓度为0.001~0.0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银盐为醋酸银、柠檬酸银、六氟锑酸银和硝酸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稳定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稳定剂的添加量与银盐摩尔比为0.5~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锰为α-晶型二氧化锰、β-晶型二氧化锰和γ-晶型二氧化锰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锰为一维二氧化锰纳米线、一维的二氧化锰纳米棒和三维空心二氧化锰微球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还原剂溶液中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水合肼、甲醛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
8.一种二氧化锰载银纳米粒子材料,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该二氧化锰载银纳米粒子材料中银的质量百分比为1~40%,二氧化锰的质量百分比为60~99%。
9.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锰载银纳米粒子材料在甲醛催化氧化中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锰载银纳米粒子材料在对甲醛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在内径为4mm的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二氧化锰载银纳米粒子材料的填装量为50mg,进入固定床的反应气体为含有甲醛浓度为300ppm的空气,气体流速为30mL/min,反应温度为3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48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