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嗜群血蜱的靶序列、引物、鉴定方法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5946.X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绍强;吕继洲;林祥梅;张永宁;袁向芬;王慧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嗜群血蜱 引物 试剂盒操作 特异性扩增 特异性DNA 保守区域 分子鉴定 鉴定技术 水平要求 特异性强 序列分析 专业分类 灵敏度 靶序列 试剂盒 性要求 扩增 蜱虫 物种 标本 分类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鉴定嗜群血蜱的靶序列、引物、鉴定方法及试剂盒,属于蜱虫检测与鉴定技术领域。所述靶序列为用于鉴定嗜群血蜱的特异性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是本发明扩增出的嗜群血蜱COI序列的一段。通过序列分析,确定保守区域设计了可特异性扩增嗜群血蜱COI部分序列的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2和3所示。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嗜群血蜱分类鉴定对标本完成性要求高、对鉴定者的专业分类水平要求高等诸多问题,提供的PCR引物及鉴定方法以及试剂盒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成本低,能够满足嗜群血蜱快速、准确的物种分子鉴定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蜱虫检测与鉴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鉴定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的靶序列、特异性引物对、鉴定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属硬蜱科,血蜱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另外,嗜群血蜱还分布于国外蒙古国、日本、朝鲜、伊朗、土耳其以及捷克、罗马尼亚、德国等广大地区。其成蜱主要寄生于大型哺乳类动物(包括有蹄类和食肉类),也侵袭人。幼蜱和若蜱寄生于小型哺乳类动物及鸟类。嗜群血蜱作为媒介可传播森林脑炎、Q热、北亚蜱媒斑点热等疫病。
目前,嗜群血蜱的物种鉴定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该鉴定方法对鉴定者的专业知识和蜱虫样本完整性均要求较高,又由于蜱虫易与形态近似种混淆,造成嗜群血蜱的鉴定结果费时、费力且准确度和重复性都不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鉴定,目前在嗜群血蜱的鉴定方面报道较少,Genbank数据库中有嗜群血蜱的COI序列,但是其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已认证的另外一个参考序列(NCBI reference sequence)Haemaphysalis parva(NC020335.1)一致,而该序列明确说明是属于Haemaphysalisparva,因此申请人认为目前Genbank数据库中公开的COI序列并非是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检测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鉴定嗜群血蜱的特异性靶序列。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扩增特异性靶序列的引物对。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鉴定嗜群血蜱的方法及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利用发明人设计的蜱虫COI全长序列扩增引物对嗜群血蜱的COI序列进行扩增。
COI-CF:5’-ATTTTACCGCGATGAATATTYTC-3’(SEQ ID NO.4)
COI-CR:5’-TTATTTTAAAATAATRTT-3’(SEQ ID NO.5)。
上述序列中,Y和R分别为兼并引物,Y=C/T,R=A/G。
COI-CF与COI-CR扩增出嗜群血蜱的COI全长序列,长1539bp,其电泳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根据扩增引物COI-CF和COI-CR扩增的嗜群血蜱的COI全长序列,通过MEGA软件中CLUSTALW程序,将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以及发明人扩增的同属其他血蜱COI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嗜群血蜱特异性序列并设计扩增引物,共设计正向引物2条,反向引物2条。它们分别为:
正向引物HC-F:5'CTCTTCTTTAGTAGAAAGTGGTGT3'(如SEQ ID NO.2所示)
反向引物HC-R:5'GGTCAAAAAATGAAGTATTGAAG3'(如SEQ ID NO.3所示)。
正向引物HC-F1:5’-ATATCCGCCCCTTTCT-3’(如SEQ ID NO.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5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频谱管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