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6020.2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文;王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24 | 分类号: | C22B3/24;C22B30/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物料 浸液 分离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砷是有色金属冶金物料中常见的杂质元素,在冶金物料酸浸过程,砷随有价金属一起进入溶液,砷害治理是湿法冶金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有的从酸性溶液中分离砷的方法有直接沉淀法、还原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
直接沉淀法通常是加入铁盐或石灰形成砷酸盐沉淀析出,得到的含砷沉淀物是危险固体废弃物,必须固化填埋,否则易造成二次污染。
还原沉淀法是利用亚砷酸与砷酸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不同,含砷溶液经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还原后,沉淀析出砷,该方法沉淀得到的产品是剧毒的亚砷酸,虽然亚砷酸的溶解度较砷酸的溶解度小,但室温下亚砷酸的溶解度仍然有20g/L左右,还原沉淀法砷分离不完全。
砷的离子交换或溶剂萃取,通常要求在特定的pH条件下进行,而大多湿法冶金工艺在此pH条件下会造成大量的有价金属损失。目前,砷对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来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的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吸附冶金物料酸浸液中的砷
向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加入吸附剂,搅拌,选择性吸附冶金物料酸浸液中的砷后,过滤得脱砷后液和负载吸附剂;所述吸附剂选自锑和/或铋的氧化物、锑和/或铋的氧化物的水合物中的一种,或
所述吸附剂选自锑和/或铋的氧化物与锑和/或铋的氧化物的水合物的混合物;
第二步:负载吸附剂解吸再生
向第一步得到的负载吸附剂中加入溶剂和解吸剂,搅拌调节溶液pH至9-14,将负载吸附剂中的砷解吸后,过滤得再生吸附剂和解吸后液;
第三步:解吸后液分离回收砷
将第二步得到的解吸后液冷却结晶析出砷酸氢二钠(Na2HAsO4·12H2O)晶体,液固分离,得到砷酸氢二钠晶体及其结晶母液;或
先加氧化剂将第二步得到的解吸后液中的As全部氧化成As(V),再冷却结晶析出砷酸氢二钠(Na2HAsO4·12H2O)晶体,液固分离,得到砷酸氢二钠晶体及其结晶母液。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第一步中,酸浸液是指冶金物料采用硫酸、硝酸、盐酸中的至少一种酸浸出得到的含砷溶液,酸浸液中砷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100g/L。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所述吸附剂选自Sb2O3、Bi2O3、Sb2O4、Sb2O5及上述氧化物的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且吸附剂中[Sb(III)+Bi(III)]与[Sb(III)+Bi(III)+Sb(IV)+Sb(V)]的摩尔数之比为0.5-1。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第一步,向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加入吸附剂的量,按吸附剂中的Sb(III)和Bi(III)与酸浸液中的砷形成砷酸盐和亚砷酸盐理论量的1~5倍加入。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第一步中,酸浸液中砷的吸附条件为,温度0-100℃,搅拌时间0.5-5h。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所述的解吸剂选自碳酸钠和/或氢氧化钠。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负载吸附剂解吸再生工艺过程为,将负载吸附剂按固液质量体积比1:1-6g/ml与溶液混合,并按负载吸附剂中As形成砷酸氢钠和亚砷酸钠理论量的1-3倍加入碳酸钠和/或氢氧化钠,温度为0-100℃,搅拌0.5-5h。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所述的溶剂选自水和/或砷酸氢二钠结晶母液。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所述的氧化剂选自空气、氧气、双氧水中的一种。
本发明一种从冶金物料酸浸液中分离回收砷的方法中,脱砷后液用于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再生吸附剂返回吸附脱砷工序循环使用,砷酸氢二钠结晶母液返回负载吸附剂解吸再生工序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6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