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铝/氧化铜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56154.4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圣宇;杨军;刘维民;程军;乔竹辉;尹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2/00 | 分类号: | C22C32/00;C22C30/02;C22C1/05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铜 高温 润滑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iAl/CuO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润滑抗磨性能和强度,在高温、高载、无油等苛刻环境下作为自润滑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高温是机械运动的最苛刻环境,部件将受到氧化、腐蚀和磨损的交互作用,同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也会大幅度下降,导致材料加速失效。因此,高温润滑耐磨问题通常是整个系统可靠性和寿命的关键。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高温自润滑材料与技术具有巨大的需求。
Ni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长程有序的B2结构,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如强度高、抗氧化性好、导热率大等一系列特点,特别是其熔点高达1638℃,比一般的镍基高温合金高300-350℃,而其密度(5.86g/cm3)仅为镍基高温合金的2/3,即使合金化,其密度也在6.0g/cm3左右,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比强度,成为镍基高温合金良好的替代材料。NiAl金属间化合物作为高温材料已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如高温模具、切割工具、抗氧化涂层、高温轴承、气体涡轮发动机中的活塞和阀门等各种部件。由于NiAl材料优异的高温性能,其非常适合作为高温自润滑材料的基体材料而推广和应用。
N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在无润滑的条件下摩擦系数较高,然而作为运动部件应用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润滑设计。在高温条件下,常规的液体润滑技术很难实施,而表面固体润滑技术又存在寿命问题或者需要不断的补充,在这种极端苛刻条件下最具潜力的润滑方式是自润滑。
关于镍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已有专利公开报道。中国专利CN102102155A公开了一种镍铝/石墨的自润滑材料,与Al3O3配副时,25℃摩擦系数在0.31-0.37,600℃摩擦系数在0.42-0.48,高温时摩擦系数较高,更高温度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为报道。中国专利CN101463439B公开了一种镍铝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Si3N4配副时,室温至1000℃的摩擦系数小于0.35。中国专利CN103752819A公开了一种镍铝/二硫化钨/纳米石墨烯的自润滑材料的室温摩擦学性能,而对高温摩擦学性能无报道。这三个发明专利均为镍铝材料作为结构材料,但以NiAl-Cr(Mo)合金为基体且氧化铜作为高温润滑剂还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加入CuO来改善NiAl材料的高温减摩抗磨性能,制备具有良好高温自润滑性能的N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该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滑动部件。
一种镍铝/氧化铜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包含质量百分数为60~90%的NiAl合金和质量百分数为10~40%的CuO。
所述NiAl合金的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Ni:40%、Al:18%、Cr:30%和Mo:12%。
一种镍铝/氧化铜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NiAl合金粉末和CuO粉末置于球磨机中干混合得到NiAl/CuO复合粉末,将混合后的复合粉末装入石墨模具,置于真空热压烧结炉中进行热压成型烧结,烧结完成后炉冷至室温,得到块体NiAl/CuO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
所述NiAl合金粉末为雾化合金粉末,其粒径为40~70 μm。
所述CuO粉末的粒径为40~70 μm。
所述干混合的时间为4~8小时,球料比为8:1,磨球为WC(碳化钨硬质合金)球,转速为200~300r/min。
所述烧结的升温速率为10~20℃/min,真空度为10-2~10-1Pa,烧结温度为1100~1300℃,烧结压力为20~40MPa,烧结时间为10~30min。
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材料的硬度,测定条件为,载荷300g,加载持续时间10s。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材料的室温压缩性能,试样尺寸为Φ3×5mm,恒位移速率为0.1mm/min。摩擦磨损试验是在HT-1000球盘接触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的,盘为本发明的材料,尺寸为18.5×18.5mm3,对偶为Φ6mm的Si3N4球。载荷10N,滑动速率0.2m/s,旋转半径5mm,运行时间30分钟。测试温度为室温、600、800和1000℃。
本发明的特点之一是,材料高温润滑性能良好且抗磨损性能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6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