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双级旋转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7100.X | 申请日: | 2015-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洁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洁萍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99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旋转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双级旋转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综合高分子、化工、生物、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边缘性科学,对改变产业界的能源结构、环境保护及新技术的发展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膜过滤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固液分离领域。尤其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加强,膜分离技术被寄予很高期望,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之一。
目前,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净化装置领域得到了较好的运用。然而,现有的膜净化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胶体粒子以及溶质大分子在膜表面或膜孔内产生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发生膜面的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现象,导致膜渗透通量降低与分离性能变差,而且净化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双级旋转净化装置,可较好地解决膜面的浓差极化和膜污染问题,显著提高装置的净化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双级旋转净化装置,包括固定架、推动装置、壳体、旋转筒、过滤筒以及第一电机,所述壳体、过滤筒和第一电机均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旋转筒横向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旋转筒的圆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滤孔,所述旋转筒上的外圆周壁上套装有第一膜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出液口,所述旋转筒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旋转筒的左端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过滤筒通过安装孔与旋转筒相连通,所述过滤筒的侧壁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过滤筒内在进液管下方的位置处横向插装有可抽拉式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有多个沿着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滤孔,所述过滤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膜件,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壁上设有供过滤板首端插装的定位槽;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固定插装在过滤筒顶部上的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上的套壳、位于套壳内且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传动杆、与传动杆螺纹连接的传动套、用于限制传动套旋转的限转装置,所述传动套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过滤筒内插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首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旋转片。
优选地,所述限转装置包括套装在传动套上的固定筒、插装在固定筒上的螺丝,所述传动套上形成有供螺丝的端头部插装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着传动套的高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限转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传动套上的导柱,所述套壳上形成有供导柱的端头部插装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沿着套壳的高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之间配合形成有腔室,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该腔室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内部均匀排布有多个水道,所述水道沿着第一转轴的径向方向延伸,各水道的头尾顺次相连贯通,形成一条弯曲水道,该弯曲水道的两端在第一转轴的侧壁分别形成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旋转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清洗器,所述超声波清洗器包括用于振动旋转筒的超声波振子以及用于驱动超声波振子振动的超声波驱动电路。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的末端设置有握持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与上壳可拆卸连接的下壳。
优选地,所述出液口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孔的直径值小于第二滤孔的直径值。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污水可从进液管内进入至过滤筒内,接着水液和较小的胶体粒子穿透第二膜件后,流入至旋转筒内,而不能穿透过第二膜件的固体小颗粒则被截留在过滤筒内,水液和较小的胶体粒子进入旋转筒内后在第一膜件的过滤净化下,水液可穿透第一膜件,最后从出液口处流出,而不能穿透过第一膜件的胶体粒子则被截留在旋转筒内,也就是说污水可先后经过第二膜件和第一膜件的动态旋转过滤,两级的过滤方式可显著提高本装置的净化效果,而且第一膜件和第二膜件的动态旋转过滤方式可有效防止污水中的胶体粒子以及溶质大分子在膜表面或膜孔内产生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的现象,从而使得本发明可较好地解决膜面的浓差极化和膜污染问题,显著提高膜渗透通量,大幅度改善膜的分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洁萍,未经谢洁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7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