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对称纳米沟槽结构的SPPs模式转换器及其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7698.2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廖慧敏;姚文杰;刘尚;孙成伟;陈建军;龚旗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4 | 分类号: | G02B6/14;G02B6/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称 纳米 沟槽 结构 spps 模式 转换器 及其 转换 方法 | ||
1.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转换器包括:金属薄膜;在金属薄膜的表面设置有主纳米沟槽;在主纳米沟槽的底部一侧设置有附加纳米沟槽,附加纳米沟槽的宽度小于主纳米沟槽的宽度,形成非对称纳米沟槽结构;以电场方向垂直于纳米沟槽的线偏振紧聚焦高斯光作为入射光,从正面正入射到非对称纳米沟槽结构;紧聚焦高斯光激发主纳米沟槽中的一阶波导模式;附加纳米沟槽中的一阶波导模式激发主纳米沟槽中的二阶波导模式;通过控制附加纳米沟槽的深度,从而控制共振强度控制主纳米沟槽中一阶波导模式和二阶波导模式的相互转换系数,从而实现控制模式转换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的厚度≥400nm;材料采用金或银的贵金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入射波长为λ,主纳米沟槽的宽度w1满足0.4λ≤w1≤0.9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入射波长为λ,附加纳米沟槽的宽度w2满足0.05λ≤w2≤0.3λ。
5.一种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电场方向垂直于纳米沟槽的线偏振紧聚焦高斯光作为入射光,从正面正入射到主纳米沟槽,激发主纳米沟槽中的对称模式的一阶波导模式;
2)主纳米沟槽中的一阶波导模式向下传播到主纳米沟槽的底部后,激发附加纳米沟槽中的一阶波导模式;
3)附加纳米沟槽中的一阶波导模式进一步传播到附加纳米沟槽的底部并被底部的金属反射;
4)反射之后附加纳米沟槽中的一阶波导模式向上传播到主纳米沟槽的底部,由于附加纳米沟槽中的一阶波导模式与主纳米沟槽中的二阶波导模式的场分布存在交叠,因此可以激发主纳米沟槽中的二阶波导模式;
5)通过控制附加纳米沟槽的深度控制共振强度,从而控制主纳米沟槽中一阶波导模式和二阶波导模式的相互转换系数,实现控制模式转换的效率。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转换器用作单向激发器或分束器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76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用开剥装置
- 下一篇:固定式车辆安全检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