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7774.X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60;B01D53/70;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烟气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烧结生产过程中,除了启停机时烧结烟气温度很低外,经常发生的换台车、补天窗等过程也会导致烧结烟气温度的快速升高和降低(低至几十摄氏度,高至约200℃)。此外,正常烧结生产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中后段风箱温度控制、烧结终点温度控制、以及配合环冷机余热发电而采取的临时控制等情况,这些控制均可能会导致烧结烟气温度的显著升高或降低。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在协同处理SO2、NOx、二恶英等多种污染物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采用活性焦技术处理烧结烟气的过程中,吸附塔对烟气温度的高低有要求,最佳范围为130-140℃,过高或过低的来烟温度均不利于反应的进行。现有技术中,在高温烟气情况下,需要增大喷水量进行降温,以满足反应温度条件,势必需要增加水耗,同时过量的水还会降低活性焦的反应能力,影响污染物脱除效果;而低温情况下,则没有有效的控制方法,只有等待烟气温度回升,此时虽然满足了与烧结机的同步运转率,但这个过程的气体污染物排放很可能是超标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能够完全适应烧结烟气温度变化,对烟气净化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确保了整个运行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指标合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焦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塔、解析塔、用于吸附塔和解析塔之间输送活性焦的传输装置以及用于烟气排放的烟囱,所述解析塔包括解析塔预热段、解析塔加热段以及解析塔冷却段,所述解析塔预热段设置有加热装置I,所述解析塔冷却段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由吸附塔往解析塔输送饱和活性焦的皮带I以及由解析塔往吸附塔送回再生活性焦的皮带II,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入口端依次设置有烟气增压风机、烟气补水支管以及烟气加热装置II;所述解析塔预热段还设置有烟气引风机Ⅰ;所述解析塔冷却段还设置有烟气引风机Ⅱ;所述各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管道包括增压风机与吸附塔之间连通的主管道A以及吸附塔与烟囱之间连通的主管道B;所述管道还包括增压风机出来的烟气进入解析塔预热段的支管道A1、烟气从解析塔预热段引出并汇入主管道A的支管道A2、吸附塔净化后烟气进入解析塔冷却段的支管道B1以及烟气从解析塔冷却段引出并汇入主管道B的支管道B2。
进一步,所述支管道A1上设置有阀门I。
进一步,所述支管道B1上设置有阀门II。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I为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II为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为空气冷却装置或水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能够完全适应烧结烟气温度变化,无论烧结机系统启停机或负荷发生变化,烟气净化反应过程均在高效区运行,在实现与烧结机系统高同步运转率的同时,对烟气净化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并确保整个运行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指标合格。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增压风机,2-补水支管,3-加热装置Ⅱ,4-吸附塔,5-皮带Ⅱ,6-皮带Ⅰ,7-引风机Ⅱ,8-烟囱,9-解析塔,10-引风机Ⅰ,11-阀门Ⅰ,12-阀门Ⅱ,其中:901-解析塔冷却段,902-冷却装置,903-解析塔加热段,904-解析塔预热段,905-加热装置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77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