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支原体抗体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7998.0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熊祺琰;邵国青;王佳;刘茂军;冯志新;韦艳娜;马庆红;华利忠;倪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袁静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支原体 抗体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检测支原体抗体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属于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体属(Mycoplasma)成员,最早由Carler和Mckay于1953年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的鼻腔内分离获得,故定名为猪鼻支原体。猪鼻支原体是临床猪场中常见病原菌,通常由母猪或大猪传染给小猪,通常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由上呼吸道感染传播。猪只一旦感染,该支原体在上呼吸道迅速传播并且能从感染猪的肺脏和鼻咽管中分离到,而后可经呼吸道移行至全身。猪鼻支原体能够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中耳炎、肺炎等病症。其临床感染率在不同国家地区普遍可达60-70%以上。同时猪鼻支原体亦可与其他病原菌形成混合感染,加重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猪鼻支原体属于人兽共患性疾病病原,其感染与多种人类癌症,包括胃癌、大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肺癌等有明显的相关性。猪鼻支原体可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或诱导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增加,导致这一转化现象发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包括诱导遗传不稳定性,如染色体异常、突变率增加;诱导宿主代谢过程的改变;诱导多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等。此外猪鼻支原体也是细胞培养中引起培养污染的最常见支原体之一,污染后可导致细胞形态、生长状态、增殖周期等受到影响。
目前报道用于检测猪鼻支原体病原(抗原)或感染后抗体的方法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PCR技术用于检测病原,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因此PCR技术用于猪鼻支原体的检测发展较为迅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PCR技术通常以鼻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组织为待检样本,其中鼻拭子样本的检出率较低,适合用于群体感染情况的判定,对于个体而言,易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组织样本的采集通常需要剖杀动物获取,临床上很难操作。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于检测抗原,可以对体内抗原实现组织定位,但同样需要剖杀动物取组织样本才可进行,操作技术要求高、且难以实现量化,临床上很少使用。ELISA方法具有准确、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可用于抗原或抗体检测,是微生物感染检测的首选方法。有报道利用制备的特异性单抗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于检测猪鼻支原体抗原,但以抗原为检测对象同样面临前述三个方法存在的应用局限;在抗体检测方面,通常可利用全菌蛋白为检测抗原,但由于不同支原体之间存在很多交叉抗原,检测时与宿主中感染的其他支原体产生交叉反应导致假阳性结果。猪群除了猪鼻支原体外,还可能感染另外几种支原体,包括猪肺炎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絮状支原体,其中又以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程度最重,这些支原体的抗体都可能干扰猪鼻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和判断,因此必须从猪鼻支原体全蛋白中筛选高特异性的合适蛋白作为检测抗原。近期有文献报道利用猪鼻支原体P37蛋白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但实际上通过序列比对可发现P37蛋白与多种其他猪源支原体,尤其是猪肺炎支原体有明显交叉表位,会导致产生严重的假阳性检测结果。故而,建立猪鼻支原体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关键在于寻找猪鼻支原体特异性的抗原蛋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检测支原体抗体的组合物,可以特异性的检测猪鼻支原体抗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组合物在检测支原体抗体的试剂盒或金标试纸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检测支原体抗体的组合物,含有7种多肽,所述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和SEQ ID NO:7所示。
在本发明中,所述支原体抗体为猪鼻支原体抗体。
由于猪鼻支原体不同菌株vlp家族Ⅲ区重复肽段序列之间存在一定变异,因此,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7种多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取代、插入或缺失1-3个氨基酸残基。多肽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得到多肽与载体蛋白的偶联物。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7种多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以克服长度较短的多肽直接包被酶标板后,受到空间位阻影响表位暴露不好,反应效率不够高的缺点。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载体蛋白为钥孔血蓝蛋白(KLH)、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或牛甲状腺球蛋白(TH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7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