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热回收辐射外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9942.9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韩星;张言武;薛雪;魏晓阳;芦赛;陈玉祥;汤晓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4;E04B1/76;F24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瑞泽律师事务所 31281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回收 辐射 外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热回收辐射外墙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房间一般都设有新风送风系统,同时,也需要有排风系统。排风温度的焓值在夏季低于室外,在冬季高于室外,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同时采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的能量是建筑节能的节能措施之一。而对于普通住宅的通风方式主要是自然通风,而自然通风的渗透风量一般很难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因此利用机械排风同时回收排风的能量成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但是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虽然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空调运行费用,但是需要增加工程投资,而工程建设非常注重额外的投资所以往往会忽视甚至拒绝热回收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热回收辐射外墙系统,以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前提下降低能源的消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上述发明目的的:
一种通风热回收辐射外墙系统,包括外层墙体,还包括:
辐射墙体,所述辐射墙体靠近室内一侧,且所述辐射墙体内敷设毛细管网;
内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设于所述外层墙体与所述辐射墙体之间;
通风夹层,所述通风夹层设于所述内保温层与所述外层墙体之间;
所述辐射墙体与所述内保温层下方处设有与所述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一通风流道,所述外层墙体上方处设有与所述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二通风流道,所述第一通风流道与所述第二通风流道均设有开关,所述第一通风流道靠近室内处设有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网中可流通空调热水或冷水。
优选地,所述辐射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设有涂料层,以增加室内视觉上的美观效果。
上述通风流道可在室内不需要制热/供冷时通过开关使通风流道关闭,形成封闭空气隔热层,进一步隔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通风隔热供暖/冷外墙系统,使用在外墙上,采用毛细管网辐射供热/制冷,散热均匀,增加的内保温层防止热量向外层墙体以外散失,同时通风夹层内空气的焓值夏季低于室外,冬季高于室内,可保持内保温层温度的恒定。并且本系统是直接利用排风的余热,所以达到了节能的目的。由于空气流道的存在,室内的热空气(制热)或者冷空气(制冷)在流过通风流道时可以加热或者冷却建筑外墙,从而起到热回收的作用,从而可进一步减少室外气象条件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影响。而且在非空调或供热季,关闭空气流道的开关,封闭的空气层也可也可降低室内热量的散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风热回收辐射外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辐射墙体内毛细管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通风热回收辐射外墙系统,从室内9到室外10的方向依次主要包括涂料层1、辐射墙体2、内保温层5、通风夹层6和外层墙体7。其中,辐射墙体2靠近室内9一侧,且辐射墙体2内敷设有毛细管网,13为毛细管网入水口,14为毛细管网出水口,毛细管网中可根据需要流通空调热水或冷水;内保温层5设于外层墙体7与辐射墙体2之间;通风夹层6设于内保温层5与外层墙体7之间;辐射墙体2与内保温层5下方处设有与通风夹层6相通的第一通风流道8,外层墙体7上方处设有与通风夹层6相通的第二通风流道4,第一通风流道8与第二通风流道4均设有开关,开关12位于第一通风流道8,开关11位于第二通风流道4,第一通风流道8靠近室内处设有风机3用于提供整个系统排风的动力。
该系统排风时依次通过靠近室内侧的第一通风流道8、通风夹层6、第二通风流道4排出。当处于夏季制冷或冬季供热时,辐射墙体2内敷设的毛细管网流动满足室内负荷的一定温度冷水或热水,内保温层5对辐射墙体2保温,室内空气质量不好需要排风,打开风机3,由于室内空气焓值夏季低于室外冬季高于室外,排出的空气经第一通风流道8通过通风夹层6使内保温层5的温度不至于夏季过高冬季过低,降低内保温层5外界的换热量。当处于非制冷或供暖时或不需要排风时,第一通风流道8的开关12和第二通风流道4内的开关11可自行关闭形成封闭的空气保温层,减缓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9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燃料水池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