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卵巢癌医学配方食品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9965.X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昕;秦孝发;吴灿;胡安然;蔡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巢癌 医学 配方 食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类配方与新资源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是将“药食同源之中药”的传统中医精髓理论和“多重益生菌”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益生元、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卵巢癌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非医学配方食品。
背景技术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卵巢恶性肿瘤中以上皮癌最多见,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巢上皮癌患者手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在早期诊断上是一大难题;病因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癌症发病外部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癌症发病内部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内分泌、遗传、精神因素等),以及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青年及幼年女性多为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
卵巢癌临床上更多地采用肠外营养(即输入营养药)的方式对癌症患者进行营养补充,长期的肠外营养补充易造成肠道绒毛萎缩,以及并发感染,从而加重对机体的危害;“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食疗成为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对于特殊营养食品,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和开发应用;而我国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医学食品明确规定:2.1.1医学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1.2特定医学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中医传统医学认为:“脾(即消化系统)为后天之本”,肠胃健康是健康之本,人体营养的99%需要靠肠道吸收,肠内疾病也是万病之源;但随着年龄越大,肠道中有益菌群(益生菌)比例逐渐减少;如双歧杆菌在婴幼儿时期占98%,到中年时降至10%,65岁以后仅占5%;人越老,益生菌越少,肠道功能也随之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正常菌群在人体消化、免疫和抗病等方面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从已有临床研究发现:益生菌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控制肠道炎症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调节方法;
直接口服益生菌虽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益生菌在肠道内无法定植,且停留、占位很少,易流失,停服后有害菌易复发,相关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治疗周期长,往往使用后复发率非常高;为缩短相关患者的治疗周期,减少停药后复发率,本团队通过近叁年来对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机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努力寻求改进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的“药食同源之中药”复方,考虑到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的几个关键要素:益生元的存在能起到定植作用、肠道pH环境的降低和提高益生菌细胞的肠道粘附能力等,基于上述要素,本课题组从数十种“药食同源之中药”中筛选合适的食材,首次发现了添加山药、薏仁、鸡内金、芡实和菊粉等药食同源之中药成分的提取物及水苏糖,酵母、L-谷氨酰胺等后,对外源益生菌有很强的定植作用,为肠道微生态制剂中益生菌的组方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目前市场上有利用以食源性短肽为主要原料,添加药食两用的香菇、陈皮、枸杞、山药、茯苓、黄精等的提取物、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复合配方,还有利用益生菌为主要原料的产品,但还没有发现结合卵巢癌患者的体质特征,依据传统中医的精髓理论,因人而异,黄金配伍以多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提取物精华、多种益生菌、短肽为主要原料,以益生元、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类似产品。
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劲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9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淋巴肿瘤医学配方食品
- 下一篇:苹果脆片喷湿设备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