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鱼缸杀菌放氧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0355.1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3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彧;刘金库;王建栋;兰赏;徐文卿;陈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A01N59/26;A01P1/00;C01B25/37;C01B1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鱼缸 杀菌 放氧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无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再生鱼缸杀菌放氧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鱼类的家庭越来越多,对鱼缸用杀菌剂和放氧剂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很多有趣的技术被研发出来。
在放氧剂研究方面,黄泽平在专利《水产品养殖用供氧净化剂》(申请号:CN201110253976.6)中提供一种化学供氧净化剂,它的配方为(重量比):供氧剂10-70%;固化剂0-30%;P值调整剂10-15%;脱腆剂2-8%;稳定剂0-2%;催化剂0-10%,本供氧净水剂溶于水呈中性,既能有效供养,又不含有害物质,并且使用方便;邵东宏等在《一种可控供氧的活鱼箱》(申请号:CN201120524395.7)提到一种渔业用具,具体为一种可控供氧的活鱼箱。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和箱体(1)内分开储放的氧气发生剂(10)和水(11),其主要通过相对隔离的储鱼室和供氧室分别完成对活鱼的储存和供氧,储存时还可以通过充氧口(6)对储鱼室进行充氧,携带和运输时,通过控制闸板(4)来使得供氧室内的氧气发生剂(10)加入水(11)中产生氧气,经输氧管(5)为活鱼输氧,保证其不会因缺氧死亡,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鱼类,调节控制每次的输氧量;牛化欣等在《一种便携式水生生物活体运输箱》(申请号:CN201320263507.7)中提到一种便携式水生生物活体运输箱,它由提手和箱体组成,箱体由外保温箱体和内保温箱体组成,提手与外保温箱体相连接,外保温箱体上端面是一自由开合的外扣盖,合上外扣盖,外保温箱体处于密封状态;内保温箱体的上端面具有一内保温密封盖,能使内保温箱体处于密封状态,内保温箱体与外保温箱体具有同一底面,内保温箱体与外保温箱体四周壁及上端面之间有空隙,空隙可根据运输生物需要放置制冷剂和供氧瓶,内保温箱一侧壁上具有一进气孔,连接供氧瓶的供氧管通过进气孔通入内保温箱体内,对运输水生生物进行供氧;宋国强在专利《活鱼贝类贮运用氧气发生剂》(申请号:CN200710060280.5)中提到一种专用于活鱼、活甲壳类及贝等贮运的氧气发生剂。活鱼贝类贮运用氧气发生剂的主要成份由过碳酸钠、酒石酸、活性炭、硅砂组成;郑冀澄在《供氧体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CN03102863.2)中涉及一种供氧体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创造。它是将过氧化物、粘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再放入模具中成型,脱模后将成型的混和体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内部含有水分,或在混合的同时,直接加入已吸收水分的高吸水树脂,然后在所述的混和体的外表面均匀喷涂一层树脂或漆作为透气隔离层,待所述的透气隔离层干固后即可使用;金利通等在《鱼类供氧装置》(申请号:CN96230755.6)中涉及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其容器的下部装有配重块,容器内配重块的上面是一盛装制氧剂、催化剂和水的制氧室,在制氧室的上口内套装有过滤网罩,在制氧室的上口端面套装有带排氧孔的容器盖子。本实用新型产氧缓释可控,流量均衡,放氧持续时间长,制氧量大,可为鱼类在长途运输及市场销售中供氧所用,携带、使用方便;范晓等在《鱼虾保活放氧器》(申请号:CN93232385.5)中涉及一种鱼虾保活放氧器,属鲜活水产品储运装置,用于活体鱼虾等蓄养和运输中。其特征是:该放氧器由砂芯放氧嘴、软胶管、封口盖、其内装释氧剂和水的氧气发生容器及内装泥沙的球面形加重室构成;卜志洁等在《过氧化氢碳酸酰胺用于鱼虾增氧》(申请号:CN89101077.7)中提到一种鱼虾人工养殖的化学增氧剂。本发明采用过氧化氢碳酸酰胺作为鱼虾养殖增氧剂;张南伟在《鱼虾颗粒增氧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0410041479.X)中提到一种鱼虾颗粒增氧剂,由化学增氧剂与粘合剂组成,所述化学增氧剂与粘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85~95∶15~5。鱼虾颗粒增氧剂的制备方法,将按照前述重量百分比的化学增氧剂与粘合剂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放入压片机内,由压片机的压片模具将混合物压成颗粒状物料再干燥而成;周永康在《海水养殖增氧剂》(申请号:CN02134516.3)中提到一种海水养殖增氧剂,其组成成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按重量百分比为:碳酸钠25~50%、碳酸氢钠50~70%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0~10%。上述海水养殖增氧剂的使用方法为:每30M3海水虾池用量50~150g;赵晟等在《氧气发生剂包装袋》(申请号:CN201010608213.4)中公开了氧气发生剂包装袋,包括能放置制氧剂的容器,其中:容器与外界不连通;容器上连接有能通过按压使容器与外界连通的注水组件。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人为破坏注水组件实现将容器外界的水注入容器内,容器内的制氧剂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以进行增氧,还能防止较大块状的制氧剂颗粒进入水体引起鱼类误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0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