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口对接焊接结构及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2549.5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9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燕;徐超;张茂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3/00 | 分类号: | B23K33/00;B23K9/028;B23K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 焊接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核电或化工领域的焊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坡口对接焊接结构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设备和化工容器领域中一般低合金钢壳体与壳体之间的环缝焊接均采用内壁手工电弧焊,外壁清根后再埋弧自动焊的焊接工艺;而接管与壳体之间的焊缝焊接均采用双面埋弧自动焊的焊接工艺,一侧焊接后再另一侧清根而后焊接。这些对接缝焊接过程中均需要清根步骤,即需要去除钝边和根部焊道,并且清根后需进行无损探伤中的磁粉检查以确保清根彻底,之后还需进行目视检查和尺寸检查。由于清根过程和无损探伤需花费很多时间,甚至会出现清根不彻底而导致焊接缺陷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坡口对接焊接结构及焊接方法,减少了中间清根工序和清根后的无损检查、目视检查和尺寸检查工序,缩短了生产制造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坡口对接焊接方法,其特点是,该焊接方法包含:
对接焊接处的内外侧分别设置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
在第一坡口的底部中心全焊透并焊接形成第一根部焊道,然后焊满整个第一坡口;
在第二坡口的底部中心焊接形成第二根部焊道,然后焊满整个第二坡口。
上述第一坡口焊接完成后焊接第二坡口。
上述第一坡口焊接完成后,先清理第二坡口的坡口面,再进行第二坡口的焊接。
上述焊接形成第一根部焊道和形成第二根部焊道时,采用最大焊接电流和最大焊接电压进行焊接。
上述第一焊条与第二焊条的直径小于等于4毫米,该第一焊条与第二焊条的直径不相等。
上述埋弧焊丝的直径等于4毫米。
上述焊满整个第一坡口和焊满整个第二坡口采用多道焊工艺。
上述坡口对接焊接方法应用于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壳体之间对接时,采用焊条焊接形成第一根部焊道和焊满第一坡口;用于焊接第一根部焊道和焊满第一坡口的焊条直径不等,且都小于等于4毫米;
采用埋弧焊丝焊接形成第二根部焊道和焊满第二坡口;该埋弧焊丝直径等于4毫米。
上述坡口对接焊接方法应用于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壳体之间对接时,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采用UV型坡口或双面U型坡口。
上述坡口对接焊接方法应用于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壳体之间对接时,第一坡口设置于低合金钢壳体的内壁,第二坡口设置于低合金钢壳体的外壁。
上述坡口对接焊接方法应用于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接管之间对接时,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采用双面U型坡口。
上述坡口对接焊接方法应用于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接管之间对接时,采用焊条焊接形成第一根部焊道,采用焊条和/或埋弧焊丝焊满第一坡口;
采用埋弧焊丝焊接形成第二根部焊道,采用焊条和/或埋弧焊丝焊满第二坡口;
其中,焊条的直径小于等于4毫米;埋弧焊丝直径等于4毫米。
上述坡口对接焊接方法应用于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接管之间对接时,完成焊接形成第一根部焊道后,先焊接第一坡口的一部分焊缝在第一根部焊道上形成一层中间焊道,再采用第二焊条焊满整个第一坡口。
上述中间焊道与第一根部焊道的厚度总和大于等于10毫米。
一种坡口对接焊接结构,该焊接结构设置于两个对接的连接件之间,其特点是,该焊接结构包含:形成于连接件对接处的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该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分别位于连接件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第一坡口与第二坡口之间间隔设置,在两个连接件的连接处形成一条钝边,两个连接件在钝边处紧密贴合;
上述第一坡口的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一根部焊道,在第一根部焊道上设有焊满第一坡口的第一焊缝层;
上述第二坡口的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二根部焊道,在第二根部焊道上设有焊满第二坡口的第二焊缝层。
两个对接的上述连接件为:两个对接的低合金钢壳体,或对接的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接管。
上述钝边的长度小于等于3毫米。
两个对接的上述低合金钢壳体中,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为双面U型坡口或UV型坡口;
对接的上述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接管中,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为双面U型坡口。
对接的上述低合金钢壳体与低合金钢接管中,在第一根部焊道与第一焊缝层之间还设有中间焊道。
上述中间焊道与第一根部焊道的厚度总和大于等于10毫米。
上述第一根部焊道和第二根部焊道分别完全覆盖钝边两端与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的交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2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