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距离提示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2816.9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4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俞春俊;周显臻;严锡蕾;高岩;李平凡;周波波;高英杰;方佳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距离 提示 道路交通 事故现场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涉及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或其它突发事件现场,在路面上设置警戒区时可按规定的距离准确设置的警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因道路交通事故或其它突发性事件时,为保护现场工作人员安全作业,需临时使用各类警示设备在路面隔离出一定禁止车辆驶入的区域,称警戒区。为确保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及规范要求,在路面设置警戒区时必须根据不同路段、时间、天气设置不同的距离(范围),但在现场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无法或无暇度量,设置的警戒区往往因距离不足,给在路面工作的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距离提示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警示装置,能够快速方便的测量交通事故现场设置的前端警戒线至后端工作人员的距离,即时测量并提示在路面的工作人员设置的警戒区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减少因警戒区设置距离不足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备距离提示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警示装置,包括:
前端预警设备,用于布设在警戒区的前端警戒线上;
后端报警设备,用于布设在警戒区内的后端事故现场区域;
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上均装有卫星定位模块,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交互各自的卫星定位数据;
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两者中至少一个设备能够根据两者的卫星定位数据计算出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之间的距离参数,并通过该设备上的距离提示模块做相应的距离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预警设备包括第一微处理器,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的前端无线通信模块、前端卫星定位模块以及前端距离提示模块;还包括前端电源模块,为上述第一微处理器、前端无线通信模块、前端卫星定位模块以及前端距离提示模块供电。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端距离提示模块上具有:
与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之间的距离长度相对应的多个指示灯;和/或:
能够发出与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之间的距离长度相对应的多个音调或多次提示音的发声器;和/或:
能够显示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之间距离的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报警设备包括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的后端无线通信模块、后端卫星定位模块以及后端距离提示模块;还包括后端电源模块,为上述第二微处理器、后端无线通信模块、后端卫星定位模块以及后端距离提示模块供电。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距离提示模块上具有:
与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之间的距离长度相对应的多个指示灯;和/或:
能够发出与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之间的距离长度相对应的多个音调或多次提示音的发声器;和/或:
能够显示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之间距离的显示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安全性优异,能够给予处置道路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足够距离的警戒区。
2)现场布设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有利于事故现场快速设置距离足够的警戒区。
3)具有多种距离提示功能,满足了现场工作人员边行进边观察距离的需要,使得现场工作人员向前端警戒线快速移动时,还能够即时获悉距离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道路事故现场及警戒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和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是一个道路事故现场的例子,两辆发生追尾的车辆2所在区域是一个后端事故现场区域。图1中,用多个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锥桶1设置警戒线,围成一个警戒区,警戒区前端一排锥桶1形成了前端警戒线。
警戒区设置的距离,也就是前端警戒线与后端事故现场区域的距离必须满足足够的长度,避免工作人员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其它车辆闯入警戒区造成人员伤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备距离提示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警示装置,包括前端预警设备和后端报警设备,当工作人员在现场设置警戒线时,可根据警示装置的相应提示,确定警戒区设置的距离(范围),避免因警戒区设置距离(范围)不足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2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行车预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停车场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