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3892.1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生;马建军;方成展;林海波;赖强;马建成;余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雅图(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35 | 分类号: | D04H1/435;D04H1/4382;D04H1/645;D04H1/587;D01F1/10;D01F6/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渍 无纺布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纺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丽、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且质轻、环保、可循环再用,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无纺布按照用途分可分为:家庭装饰用无纺布、服装用无纺布、工业用无纺布等等,家庭装饰用无纺布包括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枕套等。
现有技术中的枕套功能单一,而在这个崇尚健康保健的养生时代,很多人越来越注重个人健康问题,人们会在不同的季节里选择适合的保健枕,而现有的市场上没有针对季节使用的保健枕,在春季里万物生发,体内风热随之而动,需要一款能够疏风清热的的枕头用无纺布枕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能够疏风清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蔓荆子、青葙子、菊花、薄荷、钩藤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别通过纳米级研磨机进行研磨,制得蔓荆子粉末、青葙子粉末、菊花粉末、薄荷粉末、钩藤粉末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粉末,再将蔓荆子粉末、青葙子粉末、菊花粉末、薄荷粉末、钩藤粉末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粉末通过混合搅拌机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并经纺丝制成混合涤纶纤维,蔓荆子粉末、青葙子粉末、菊花粉末、薄荷粉末、钩藤粉末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粉末的质量配比为:蔓荆子粉末:2~5份,青葙子粉末:2~3份,菊花粉末:3~6份,薄荷粉末:3~7份,钩藤粉末:2~4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粉末:75~89份;
b)将混合涤纶纤维和附加纤维混纺制成无纺布纤维,并将无纺布纤维进行开松梳理并形成无纺布纤维网,混合涤纶纤维和附加纤维的质量配比为:混合涤纶纤维90~95份,附加纤维5~10份;
c)无纺布纤维网由输送带牵引依次经过盛有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浸渍槽和轧辊,输送带牵引速度为25~35米/分钟,轧辊作用在无纺布纤维网上的压力为56~60pa;
d)轧压后的无纺布纤维网进入烘箱进行烘干,烘箱温度为240~255度,无纺布纤维网通过烘箱速度为25~35米/分钟;
e)制得15~120克/平方米的浸渍无纺布;并切边、卷绕、包装。
作为优选,所述a)步骤中的蔓荆子粉末、青葙子粉末、菊花粉末、薄荷粉末、钩藤粉末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粉末的质量配比为:蔓荆子粉末:5份,青葙子粉末:2份,菊花粉末:4份,薄荷粉末:3份,钩藤粉末:2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粉末:84份。
作为优选,所述a)步骤中的菊花为黄菊花。
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的混合涤纶纤维和附加纤维的质量配比为:混合涤纶纤维:92份,附加纤维8份。
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的附加纤维为锦纶纤维、粘胶纤维中的任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c)步骤中的输送带牵引速度为35米/分钟,轧辊作用在无纺布纤维网上的压力为58pa。
作为优选,所述d)步骤中的烘箱温度为255度,无纺布纤维网通过烘箱速度为35米/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e)步骤中的制得的浸渍无纺布为40克/平方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蔓荆子粉末、青葙子粉末、菊花粉末、薄荷粉末、钩藤粉末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粉末通过混合搅拌机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并经纺丝制成混合涤纶纤维,含有混合涤纶纤维的无纺布制成的枕套,可直接清洗,保健成分不会因清洗而流失,在使用时,人体的热量会使蔓荆子、青葙子、菊花、薄荷和钩藤的成分得到挥发并从鼻孔吸入,从而起到疏风清热的保健作用,并适于头晕、头痛及高血压患者使用,蔓荆子能够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青葙子能够祛风热、清肝火和明目,菊花能够清热解毒,薄荷能够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钩藤能够清热平肝,熄风定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浸渍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雅图(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希雅图(上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3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炭素焙烧炉石油焦粉或煤粉下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