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旱地花生产量的组合物及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64116.3 申请日: 2015-04-08
公开(公告)号: CN104782302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发明(设计)人: 董元华;李建刚;李玲;申民翀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C21/00 分类号: A01C21/00;C05G3/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唐循文
地址: 210008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旱地 花生 产量 组合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旱地花生产量的组合物及使用方法,属于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专门用来提高酸性土壤的花生产量。

背景技术

红壤旱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业土壤资源,一直是开发利用研究的重点。随着农业高速发展和石化燃料耗量增加,该区的土壤退化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紧实、侵蚀、酸化、元素失衡、化学污染、有机质流失和动植物区系的退化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土壤酸化的改良,改良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土壤交换性酸的数量,应用土壤改良剂是修复退化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状况,并能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退化土壤的生产力。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土壤改良剂品种繁多,而针对红壤旱地土壤状况的改良剂较少。大部分是以使用碱性物质做改良剂,如石灰、有机肥、沸石、粉煤灰、硅肥等,降低土壤交换性酸的数量。

中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但是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每年有2亿吨以上的生物质资源在田间焚烧或丢弃,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利用生物质发电技术,合理利用生物质资源的同时也减缓了能源危机。但作为新生事物,其本身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发电厂产生的灰渣废弃物亦随之增多,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灰渣的综合合理利用、合理环保处理也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红壤旱、酸、瘦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提高旱地花生产量的组合物及使用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改良土壤性状,并提高花生产量。

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旱地花生产量的组合物,由秸秆渣、秸秆灰和保水材料组成,其中秸秆渣:秸秆灰的质量比为3:7-7:3,秸秆渣与秸秆灰的混合物:保水材料的质量比为5:1-20:1。

所述秸秆灰和秸秆渣是由小麦杆、水稻杆、稻壳和玉米杆中的至少一种经700-900℃高温燃烧而制得;其中秸秆灰的pH为8.5-9.5,秸秆渣的pH为9.5-10;秸秆灰的总氮含量是0.30%-0.45%,总磷含量是0.35%-0.45%,总钾含量为3.0%-4.5%,碳的含量是15%-20%;秸秆渣的总氮含量是0.20%-0.30%,总磷含量是0.60%-0.75%,总钾含量为5.0%-6.5%,碳的含量是10%-14%。

所述保水材料是聚丙烯酸钠。

所述组合物的使用方法,花生播种前,精细整地后,开深5厘米的沟,将组合物随基肥一同下地,组合物每亩用量为50公斤,再以每埯2粒等距离下种,均匀覆土。

所述基肥每亩用量为尿素 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22.5公斤。

有益效果:本组合物中的生物质发电废弃物含有丰富的养分元素,可以补充花生生长所需,同时还能改良酸性土壤;组合物中所含的保水材料可以防止花生生长期缺水干旱。该组合物在花生上使用后能促进花生植株生长,根系变大,单株果仁鲜重增加,最终增加花生的产量13%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处理下花生的荚果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试验田选在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鲁王村农户农田,花生播种前,精细整地后,开沟深5厘米左右。将秸秆渣、秸秆灰按照3:7-7:3的质量比混合,然后再与保水材料按照质量比5:1-10:1 的比例混合成组合物,随基肥(尿素 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22.5公斤)一同下地,每亩用量为50公斤。再以每埯2粒等距离下种,均匀覆土。

实施例1

本试验田选在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鲁王村农户农田,试验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处理的小区面积为14×3m2,随机排列。花生播种前,精细整地后,开沟深5厘米左右。将小麦秆渣(pH=10、总氮含量是0.30%、总磷含量是0.75%、总钾含量为6.5%、碳含量是14%)和小麦秸秆灰(pH=8.5、总氮含量是0.30%、总磷含量是0.35%、总钾含量为3.0%、碳含量是15%)按照3:7的质量比混合,然后再与保水材料聚丙烯酸钠按照质量比5:1的比例混合成组合物,随基肥(尿素 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22.5公斤)一同下地,组合物每亩用量为50公斤。再以每埯2粒等距离下种,均匀覆土。然后在花生生长的不同季节调查其的生长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4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